第8部分(第3/4 页)
原本活泼的她变得沉默寡言,好在观主空明大师为人慈善,对她颇为友好,并赠予她的道名,叫“玄机”,意味她人生变幻无穷,处处充满玄机,她的坎坷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另寄希望于她,希望她能勘破情关,了断尘缘,这样她才能走出人生的迷雾,摆脱欲望的纠缠,创造生命的奇迹,这也是她生命的玄机,空明大师的这一赐名意味深长,是想利用冠名的机会开导她。幼薇渐渐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感,另外一些道友也听说过她的故事,对她也颇同情,没有人与她为难,道观地理位置偏僻,香客寥寥,香火不盛,这样也好,有利于她的静修,她每天青灯古佛,黄卷在手,于香烟缭绕中,口诵佛经,晨钟暮鼓中她度过了许多无聊的日子,身在佛门,心却难以宁静,她终免不了思念李亿,一日她思情难忍,遂呤诗一首,诗名叫《忆子安》,其诗言:
醉别千扈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在圃,杨柳东西伴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来肯恹恹醉玉楼。
诗里慨叹聚散不定,事世难料,人生如梦,岁月匆匆而过,往事纷如流云,芳华悄然逝水,人生一枕醉玉楼,把心底的愁思和困惑以及浓浓的思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幼薇在此青灯古佛之间,仍然摆脱不了内心情感的纠缠,了不断情缘,对明月,望流水,她不禁怅然自叹,人世苍桑,悲欢离合,恍然若梦,想到李亿的软弱想到了飞卿的畏缩,不禁慨然而呤:
尘世苍桑一梦,人间落魄半生,*世上叹多情,悲欢如梦幻境,
蛾眉长敛还颦,醉眼朦胧还惊,孤灯伴影枉自呤,难遣离愁别恨。
幼薇在极度悲伤之后,也想尽早了断尘根,忘记一切烦恼,割断尘世间的一切情缘,寄情于山水自然,寄情于佛,再也不为儿女之情苦断愁肠,因此她也写了三首诗,表达这样的情怀:
其一:
僻岭禅房静,幽寺古木森,树高枝蔽月,涧远曲藏林。
芳草依云隐,竹篱绕宅生,明霞涂画景,流水洗污尘。
其二:
合掌开仙境,闭门悟道心,此中多异趣,何必累浮情。
其三:
青灯映明镜,钟鼓了前姻。流水辞云意,咸宜寄恨生,
禅房摇病柳,孤影照寒灯。慧眼开仙境,灵台悟道心。
第21章 忍割爱飞卿隐情,受胁迫李亿断恩
幼薇在思念李亿的时候,脑中有时候也飘来飞卿的影子,飞卿自从幼薇与李亿相识后就再也没有在幼薇面前出现了,好象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幼薇有时候会想,人之无情乃至于此,殊不知,飞卿自搅乱科场后贬随州随县尉,远离长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一是因生活的窘困,二是因为不便打扰幼薇与李亿的夫妻生活,不想因自己而破坏他们之间的夫妻感情,不想幼薇的新婚生活蒙上自己的影子,只有让她彻底忘记自己,才能给她释放更大的心灵空间,她才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飞卿用心良苦,可惜幼薇是全然不知,当然不领情,实际上从科考风波后,飞卿已不再醉心功名,他闲时与朋友游山玩水,纵情于山水之间,逍遥于名利之外,益发的*不羁,虽生活困顿,他也不以为意,许多名刹古寺,都留下他的足迹,每临雅境,必慨然吟诗,并赋之笔端,怡然自得,仿佛方外之人。因与长安距离遥远,讯息闭塞,幼薇与李亿婚姻变故他一点不知,他们成婚的事他是知道的,他托人送去了礼物,以祝贺他们的新婚之喜,他以为他们会过得幸福的,他仿佛了却一章心愿,幼薇能找到一个幸福的归宿,找到一个可意的人,是他盼望已久的心愿,听到李亿与幼薇喜结连理,他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祝福,
却说李亿自与幼薇分手后,返回老家,经不住父母的再三劝说,和裴家的威逼,终于答应了和幼薇断绝关系,娶裴女为妻,不久后他梅开二度,送旧迎新,终于违心地与裴女成婚了,他天生懦弱的性格,让幼薇真挚的爱情付之流水,可怜幼薇天天等着他的回归,他却另娶新欢,再说他新娶的这个裴家女子,性好忌妒,而且为人刻薄冷情,是个势利的女人,结婚后她限制了李亿的自由,并且一再强调不许与幼薇联系,如若不然,就告诉她的父亲,甚至上诉,叫他削官夺职,身败名裂,到时候别怪自己心狠,自己已有言在先,大不了拼着同归于尽,说自己已经给过他的机会,以前犯过的错,不与计较,经后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她的专横拨扈让李亿吓出一身冷汗,她凌厉的气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