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蒸酒(上)(第2/2 页)
,遏制土地兼并。可是即便是皇帝,他又能有几分把握能够颠覆兴盛了数百年的士族制度?又有几分把握能够遏制土地兼并的势头呢?英明如隋文、唐宗,他们不也是在士族制度下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还有雄才大略的隋炀帝,不正因为打击分化门阀世家的权势,最后不仅被门阀世家给倒腾的两代而亡,还被掌握着舆论权的世家们说成昏庸残暴,好大喜功,最后还被贯上一个“炀”字的谥号。
中国的土地兼并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即使到了民国时期,不照样有占地多达数千顷的牟氏家族和刘氏家族吗?
龙溪的土着大族虽然被自己一扫而空,可是自己能阻止黄陈王等汉家大族的崛起吗?即使自己能够遏制黄陈王等家族吞并平民百姓的土地,自己又有几分把握能够阻止其他新的大族兴起?
土地制度的不公,造成了社会制度的不公,社会制度的不公又决定了草根小民悲惨的命运。这些命运虽然暂时得到自己帮助得到一些改变,可是他们长期的命运自己又如何决定?等到自己去彻底改变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制度吗?可自己能改变这个社会吗?陈逸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
仅凭一己之力,在没有一个大时代、大潮流可以资用的情况下,他根本无法去改变这个士族们高高在上,而黎民百姓又愚昧无知的社会局面。他唯一可做的是,就是尽量能够减轻这些小民所承受的苦难,让他们能够尽量存活下去。否则,他的结局绝对不比王莽、杨广好上多少。
看着那么多携田来投百姓失望的神情,陈逸对自己不要寸田的想法有了严重动摇。在这个士族横行的时代,自己的举动就像一粒石子投入湖中,除了能够引起些许水花以外,根本无法改变这潭湖水变成又脏又臭的死水。一人的公正廉洁,也根本不可能对这个社会形态造成任何影响。即使传到朝廷,皇帝老子也不会因此嘉奖自己,自己的高风亮节说不得会让他看作是邀买人心的举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