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安排食邑们的生活(第1/2 页)
这群人来到近前,那几个老人拱手向杜文岚行礼。
“见过明府,敢问明府,可是我等的家主过来了吗?”
杜文岚伸手一指。
“这位就是陛下亲封新丰县开国伯,孟县伯。”
几个老人赶忙行了大礼。
“我等见过家主。”
后面跟着的人也都慌忙拜见。
孟南柯愣了愣,旁边刘勇武低声说。
“家主,这些应该就是那一百户食邑。以后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要您来负责,算是和我们差不多,所以他们称您家主也是应当的。”
原来是食邑,孟南柯了然点点头。
“都起来吧。本伯孟南柯,陛下把你们交给我,以后我会负责你们的一切,你们只要把该做的做好就行了。”
“多谢家主。”
这些人站起身,紧张不安的看着这边。
杜文岚给孟南柯解释。
“这些人是前些天刚从陇西迁过来的。如今长安人口稀少,陛下命人把陇西、河东道、河北道各处,都迁过来一批人,充实京都。以后这一百户,就是您的食邑了。”
随后,又和孟南柯介绍完地方边界,留下地契,领着人离去。
看着这些惶恐不安、衣不蔽体的百姓,孟南柯有些心痛。
这都是勤劳善良朴实的百姓,可惜从来没有人关注过他们。
他们辛勤劳动,到最后还是穷苦潦倒,吃不饱穿不暖。
“听说你们是陇西刚迁过来的,那你们这段时间是如何生活的?”
领头的一个老人赶忙回话。
“回家主,我们是从陇西陈家沟迁过来的。到这里后,由朝廷临时安顿,发放粮食。不过以后我们成了家主食邑,朝廷就不再给我们粮食了。”
“嗯,回头我会让人送过来一批粮食。你们总共多少人?住在哪里?”
“回家主,我们有成丁一百四十一人,中男六十八人,老六人,少男幼儿一百零五人。成女一百三十二人,少女幼女一百一十二人。一共五百六十四人。”
那老人回头指着远处一片树林。
“我们这些人现在都在那边居住,离此不到三里。”
五百多人,还有不少小孩子,一天十五石粮足够了。
自己买的一千石粮食,这段时间消耗了三百多石,还有很多。
“去看看你们的居处。”
“啊?是,家主请。”
一行人回到树林边,这里有一片空地,上面乱七八糟建了不少非常简陋的木屋。
“这木屋建造的太乱,也太简陋。趁着现在天气暖和,赶紧重新建房,要不然,就这样的房子,到冬天肯定把人冻死。”
几个老人互相看了看,苦笑着。
“家主,不是我们不想建房,是没有工具。其实这里是朝廷临时安顿我们的,我们过来的时候就有这些房子。”
我靠,还真是一穷二白啊。
“勇武,安排个人回去一趟。第一,拉一百五十石粮食过来。第二,把仓库里的绢拿三百匹,去西市换成布帛,一半拿过来,另一半分给各亲卫家兵和许家村百姓。”
刘勇武答应一声,安排了一个亲卫回去。
“你们也听到了,回头我让人拉过来一百五十石粮食,算是你们十天的口粮。记住了,粮食我有的是,别节省,吃饱了。另外还有不少布,每人做两件衣服,看看你们,穿这么破烂,到时候不是丢我的脸吗?至于房子,等我回去会安排人过来和你们一起重新建。”
这些人哄然沸腾起来,呼啦啦的跪在地上。
“多谢家主,多谢家主。家主公侯万代。”
孟南柯赶紧摆摆手。
“行了行了,赶紧起来吧。”
“我让你们吃饱穿暖,可不是白养着你们。那边那片地现在可是还荒着呢,回头等农具送过来,抓紧时间把地开出来,过段时间咱们种冬小麦。”
“是,是。家主如此仁慈,我等必然尽心尽力,不敢偷懒。”
虽然孟南柯说出的话不好听,但是在大唐,这已经是很仁慈了。
十天一百五十石粮食,想都不敢想啊。这几天他们成丁每天也不过是一斤粮食,女人减半,孩子只有二三两。每天朝廷派过来的官吏送过来粮食不超过两石五斗。
家主不但给这么多粮食,还要给布做衣服,还要帮他们建房子,这是多大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