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笑得路边树丛里的小鸟吱喳乱叫。
可见,我们有时也不是什么好孩子,因为有时我会偷,燕子允许我偷。
我继续用毛笔尖在半个指甲大的方框里写字,我继续写不好那些字,继续把它们弄得象乱草,我看世界上只有老鼠喜欢我的字了。如果它们不知道自己上当的话。
三字经继续用三个字的词组说话,继续边打边骂那些骂人打架的孩子。
奇特的是当三字经在路边看见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是不经过三个字的框框过滤的,这点我和其他同学认为很古怪。
我和燕子和其他孩子继续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玩,编着令自己高兴的故事。
两年后,我母亲对我说,我们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离开我的家乡了。母亲跟我说时是面带喜色的,对我来说却是乌云笼罩了整个天空,身体里有一块黑色的东西从头到脚重重往下砸。
我背后发凉的把消息告诉燕子,燕子两手用力绞在一起,十只手指用力搓着,一会儿就血一样红。
“小佳哥,你,你以后还回来吗?”
“回的,我一定回来的。”
“多久才回来呢?”燕子的泪水流出了眼眶。
“不许哭,燕子,我们是好孩子,好孩子在分手时是不哭的。”
燕子送我一只圆形的小铁盒,手一合,它就在手心里了。它里面装了几粒透明的碎石子,把碎石子举起对着阳光,可以看到几种颜色的彩光。我欢喜得不得了。当这只铁盒子放在裤子口袋里时,轻轻一动,它会发出细碎的清脆的声音。
“小佳哥,拿好盒子哦,我自己才留有三粒这样的石子呢,丢了可难找的哦。”
我送给她一把木头手枪,燕子握在手里就对着天空“啪啪!”用嘴巴代替子弹打了几枪。
“我不要,我是女孩子,不玩枪。”燕子把枪还给了我。
“那你要什么呢?燕子,我回家拿来给你。”
有好玩的给你玩,有好吃的给你吃,我们差不多做到了。至少,我们以为自己做到了。我猜我们当时以为这样做就不必谁欠谁了。
我把燕子拉回家中,东翻西找,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只小竹筒做的口哨,一个小弓箭,两三个陀螺,中间有小巧的孔的圆形玻璃片,一堆作业本折叠的各式各样的飞机,等等。这些她都玩过了。
她要了那个玻璃片。
这天,我们在燕子家的菜园里玩到天差不多黑才回家。菜园里虫很多,蚂蚁,蚯蚓,蛹,我们把它们挖出来,装进一个自己挖的小土坑里,然后命令它们爬出来。
蚂蚁不急着爬出来,它们忙着咬蚯蚓,然后用力往坑外面拖。蚯蚓痛了,盲目挣扎,这些蚯蚓没手没脚也没眼睛的,把自己滚得浑身泥土也没用,蚂蚁就认一个死理——咬!这个情景使我们兴奋不已。正是这个临时创造的玩法使我们最后的时光那么愉悦,那么匆匆。
蛹是一种可怜的虫,黑竭色,我们把它们竖起来,头朝天,然后对它嚷:“东!南!西!北!”它的头一般都会左转右转。我们就高兴的以为它听我们的话朝我们指点的方向转头了。
所以,我们把蛹叫做“东南西北”。
这一切使我多年后回想起来都带着迷离而凄厉的色彩。
有时我把燕子送的盒子放在枕头下,有时握在手心里沉沉入睡。
我很庆幸的是,在新学校里再也不为用毛笔在方框里写字发愁了。毛笔变成可用可不用的文具。
就算这样,用铅笔钢笔圆珠笔我也写不好字,比如“圆”“回”“国”等等这类字,外面的框我根本不分笔划,一笔呵成,画个圆圈了事,中间再横直竖撇捺勾折点,等等。“回”字就画两个圆圈,大的套小的。要说什么字我最喜欢写,不用说,肯定是“0”!它多么的亲切啊,和很多字都能接到一块:后来,凡是“口”字形的都被我画成圆圈了。
那个“品”字多有趣啊,三个“0”叠在一起,母鸡见了肯定欢喜得找地方孵蛋了。
要是所有字都用“0”来代替就好了,根据它们的排列位置,形状,多少来确定意思,嘿嘿,那就满张纸都“0”了,不把书法家气得吐血才怪呢。
我还想,要是有什么不用写就能出字的机器就好了。
这时候,我开始练习写作文,作文们都很奇怪,必须在前面用“在什么什么领导下,在什么什么照耀下......”开头,结尾必须用“做什么什么的接班人,当好什么什么的好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