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宾客四千余人,贵盛至极。
且说秦王政在太庙冠礼举行完毕,便下令赐宴文武百官大宴五日,太后则将秦王政留在大郑宫中,共叙母子之情。
第四天中午,嫪毐因与中大夫颜泄饮酒赌博失利,气急败坏将颜泄痛打了一顿,颜泄一怒之下将嫪毐与太后淫乱并私生二子的事密告秦王政,秦王大怒,急派心腹携兵符赴岐山,召将军樊於期火速来雍州。嫪毐得知消息,抢先下手,盗取御玺和太后玺,制造了假诏,谎称祈年宫闯进强盗,欲加害秦王,然后,以应召救驾为名发动宫中禁军及当地县卒及自己的门客数千人围攻祈年宫。
秦王政沉着冷静地应付了这一意外变故。他先是向围攻者揭破嫪毐的谎言,之后又以重赏号召这些兵卒擒杀嫪毐。于是,嫪毐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迅速瓦解,分裂为二,混战成一团。正在这时,樊於期率兵赶到,远在咸阳城内的昌平君、昌文君也闻讯赶来救驾,斩首数百,尽获嫪毐等人。秦王政亲至太后宫中搜出二子,乱棍打死。随后车裂嫪毐,夷灭三族,其党羽重者枭首,轻者罚徒役三年,夺爵迁蜀者四千余家,太后则被幽禁于雍都。
这场叛乱,从发生到平息不过几天时间。面对突然袭来的政治风暴,李斯太缺少思想准备。他惊恐万分,手足无措,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上。他在为吕不韦担心,因为吕不韦的命运也关连着他的命运。
吕不韦的处境果然不妙。秦王政平定了嫪毐之乱后,便想一并杀掉吕不韦,后因大臣力谏,秦王政又考虑到吕不韦扶立了秦国两代君主,有功于秦,没有杀他,但还是免去了他的相国职位。不久又将他迁出都城,让他到食邑洛阳去居住。吕不韦到了洛阳,门客数千人仍与他往来,吕家仍门庭若市。秦王政得知后很不安,派人送信给吕不韦,信中说:“你何功于秦,封地河南,食十万户?你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并下令,将吕不韦及其家属迁往蜀地。
吕不韦读罢信,万念俱灰,服毒自杀。
吕不韦的死,在李斯的心理上造成极大的震动。他又一次领略到政治的险恶。权相昨日何显赫,不期今朝伴鬼哭!而这种天翻地覆的事变,仿佛只发生在一夜之间,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兔死狐悲,李斯为吕不韦而悲,也为自己而悲,他不知道灾祸会不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逐客风波(5)
古来门客多重义,吕不韦的三千门客中也不乏仁人义士。他们念及吕不韦的好处,私下聚集起来偷偷地为吕不韦办了丧事,并将吕不韦的尸体偷运出城,埋在洛阳北邙山下,与其妻合葬一墓。
此事发起之初,吕门舍人淳于越曾找过李斯,对李斯说:“我等久在吕相国门下,多受恩泽,如今相国既死,我等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相国暴尸荒野,望能力助相国后事,以为滴水之报!”
李斯没有拒绝淳于越的相约,说:“君子生世间,当以义为先,李斯岂会做忘恩负义之人?相国的后事,李斯理应尽力!”
然而,淳于越走后,李斯没有加入到办丧事的行列之中,他称病躲避起来,好几天没有露面。李斯有他的考虑:吕不韦是获罪而死的,为罪人办丧事,不是自找麻烦吗?与其引火烧身,莫如避而远之。
李斯在作出这样的决定时,他的心里曾略微有些内疚,感到对不住曾经有大恩于他的吕相国。可又一想,义与利从来都是难以兼顾的。义固可贵,利更不应忽视,如果只重义气而不考虑自身利益和安全,甚至为义而死,这未免太愚蠢、太可悲了。我不能做这样愚蠢的义士,不能盲目地以身殉义,我还有我的事业、还有我的前途!
李斯也预料到,舍人们的“义举”凶多吉少,说不定会带来灾祸。果然,秦王很快得知了此事,他十分恼怒,以此为由将吕不韦全家老小都籍没为奴,并宣布:凡吕门舍人临丧吊哀的,如是晋人,一律驱逐出秦国;如是秦人,俸禄在六百石以上者一律削去爵位,并迁居他乡;如果是俸禄在五百石以下而又没去吊丧的,迁居他乡后仍可保留爵位。一时间,受牵连者不计其数,被遣逐者哭声载道。
李斯的心里捏了一把汗。多亏他有先见之明,如果一时激动参加这一“义举”,他费尽千辛万苦得来的官位也将化为乌有!
然而,李斯的庆幸未免太早了。此事还未处理完毕,秦廷中又掀起了逐客风波。
提出逐客之议的仍是那些一向守旧、排他的宗室大臣。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唯恐客居秦国的各方名士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又借吕、嫪事件大作文章,推波助澜。他们结伴入廷力奏:客卿身在秦国,心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