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方姓(第1/2 页)
方姓又是一个妥妥的大姓,人口达四百多万。
方姓相传是炎帝的后裔,姜姓。
据传说,黄帝和尧帝联手打败蚩尤后,尧帝的后代榆?有个儿子叫雷,被封在了方山,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禹州,这一支就被称作方雷氏。后来人多了,逐渐分为方氏和雷氏。
再就是出自姬姓。
周宣王执政时候,有个姬姓王族叫方叔,因为战功赫赫,封在今天河南洛阳附近一块地方。其后人纪念方叔功绩,以方为姓。
另外还有其他姓氏改姓的,比如北宋时候为了避讳赵匡胤的匡,大名鼎鼎的匡衡后代,就有改姓方的。
这种情况还有不少,不一一叙述。
当然还有兄弟民族改姓的,也不多做介绍。接下来,还讲述方姓的名人轶事,毕竟看故事,总比枯燥乏味的长篇大论来的舒服。
方姓名人非常多,还是只能挑几位出来镇场子。
方姓最先派出场的,就是两位神仙,方弼和方相。
这哥俩原本是商纣王大殿上左右站着的镇殿将军,由于商纣王荒淫无度,导致民怨沸腾。方弼和方相早就看不惯了,于是趁着周武王带队伐纣,便临阵倒戈,立了大功。也正是由于哥俩的弃暗投明,被尊为门神。
虽说这哥俩在仙班属于小公务员,地位略微嫌低一些。但是人家给每家每户看门,离老百姓近呀,村官也是干部。
姬方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周宣王时期。
周宣王的老爹周厉王,实行专利政策,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眼疾脚快,立马跑到了今天的山西霍县。
愤怒的国人围住召公(也叫召穆公)府,要求交出太子姬静。召公忍痛将自己亲儿子替换姬静,国人打死了召公的儿子,才算作罢。
随后这段时间,由几位大臣共同执政,叫共和。
过几年传来消息,周厉王客死异乡,召公才把姬静推向前台,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刚上台,任勇贤明大臣,史称宣王中兴。被重用的大臣里面,其中就包括姬方叔。
姬方叔南征北战,立下大功,就被封在了洛邑。这就是源自姬姓的方姓另一支的来历。
生活在北宋末年的方琼,亲历了平定本家方腊的事件。
方琼走向仕途时,宋哲宗当政。和方琼算是同学,也就是一块考中进士的有宗泽,周同等人。算是一届的吧,所以方琼和宗泽周同以及周邦彦关系不错,时常走动。
后来宋徽宗上位,这时候的北宋已经病入膏肓,外有辽国虎视眈眈,内有方腊宋江起义。绝对的外忧内患之下,宋徽宗还到樊楼泡妞,周邦彦跑去听房。
而方琼忧国忧民,建议朝廷招安宋江等小股起义军,共同对付方腊。
事实也正如水浒传中写的那样,政府军主导,宋江等参与,平定了方腊起义。
所不同的是,宋江并没有参与平定前面的什么王庆这些。就是在征方腊时候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也就下落不明了。
此战武松也确实断了一条胳膊,在杭州终老。不同的是活捉方腊的并非武松或者鲁智深,而是后来鼎鼎大名,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卒的韩世忠!
其实方腊也是穷苦人出身,当时应奉局朱勔借着花石纲的名义,大肆搜刮老百姓。方腊这些人眼看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过去造反派都有个通用的套路,就是先用教会组织发动群众。方腊也是靠着所谓的魔教,才走出了第一步。
但是他们这种草头王,明显不懂得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方腊强拉硬拽,时间不长竟然聚集了十几万人。
不过这种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都很有限,宋徽宗知道情况后,派出童贯等带兵进剿,不久就抓了俘虏。至于宋江等人,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
此时岳飞自己崭露头角,方琼既然和周同关系很好,也经常指点岳飞,并将《武经七书》等多部兵书赠送给岳飞。
需要说明的是,周同是岳飞的义父而不是师父。就在岳飞十六七岁时候,周同就病逝了。
平定方腊起义后,方琼父亲病死,母亲重病,于是上表朝廷,回老家湖北省通城县丁忧。
方琼闲不住啊,在家乡开办学校,穷苦人子弟一律免费,还有文科武科一块招生,不久学生竟然达几千人。
不久金兵大举南侵,太原府危在旦夕,方琼知道后,立马招募乡勇,开赴太原。
在太原附近小打小闹了一阵,接到东京开封危急的消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