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十六娘(第1/2 页)
小八四个人在池塘边的石凳坐下。
十六娘拿出一块小八刚刚给她的酱牛肉,小口小口的啃着。
她都还没好好品尝那肉有多鲜美呢,就感觉有一道火辣辣的目光,正直勾勾地盯着她手里的肉。
小八的眼中没有掠夺,只有对美食的肯定,只看她的眼神,就知道这肉有多好吃。
十六娘想了一下,还是把那油纸包向桌子的中间推了推,开口道:“咱们一起吃吧。”
小八眼睛放出一道光,开心的点头,也拿起了一块酱牛肉。
“姐姐们也吃。”十六娘看着饺子和馒头,请她们一起来吃的酱牛肉。
饺子和馒头同时看了一看小八。
而小八根本就没有抬头,也没有表现出平日里护视的神情。
这东西既然给了十六娘,她想怎么吃和给谁吃,都是她自已的事。
十六娘能回请自已,小八就开开心心的吃。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末世了,小八不需要再去抢别人手里的吃的了。
于是,饺子和馒头也有幸尝到了强公公的酱牛肉,确实是好吃,又香又嫩,吃在嘴里一点都不咸。
看在同吃一包肉的交情,四个人聊了起来。
其实是饺子和馒头看出小八的对十六娘的不一样,虽然只给了一包肉,就没再多说过一句话。
但那可是能在她们护食的主子手里收到肉的人,自然是不一般的。
馒头比较好奇,刚刚那个十娘说十六娘辈分高是什么意思?
不都是李府的小姐嘛,而且她们也听到了十六娘管十娘叫姐姐,又怎么扯出了辈分?
十六娘小小的笑了一下,给小八他们解释起来。
原来这十娘的父亲活着的时候,在李氏宗族里属于族老的存在,辈份也是极高的。
而十娘口中的小娘也并不是指十六娘的母亲是妾,而是……
说到这里,十六娘停顿了一会儿,露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表情。
十六娘的亲娘是她爹的续弦,不过她爹娘成亲时,那场面真是应了那句话:“十六姑娘六十郎,梨花压在海棠上。”
她的娘亲比她爹的孙女儿还小两岁呢。这下可好,邻居们都在背地里叫她娘“小娘”,当然啦,这可不是说她亲娘是妾,而是在嘲笑她的那些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们,有了一个那么小的娘。
后来她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和她娘的生活一下子就变得艰难起来了。
她的那几个兄长遵循礼法,每年都有给她娘一些赡养的银钱,可那钱每每都是伴随着嫂子们的冷言冷语,甚至是指桑骂槐的谩骂声中接过来的。钱虽然收了,但是每到那一天,她娘定会垂泪到天明的。
然而,这钱却不能不收,为了养育她,即便面对唇枪舌战、流言蜚语,她的母亲也只能含着泪,将那些苦楚默默吞进肚里。
直到有一天,她在街上看到一个小妇人站在街口训人。
那妇人单手掐腰,气势高昂,将面前的几个人训得头都不敢抬。
那时她可真是羡慕极了,心想要是自已啥时候也能有这气势就好了。
后来听别人说,那个教训人的小媳妇,是族长府上一个副管事的儿媳妇。她之所以那么厉害,是因为她曾经在长公主屋里当过差,还得到过赏赐呢,这可是副管事家的,特意去长公主院里求来的儿媳妇。
能从长公主屋里出来,那气势肯定与众不同啊。当时就看得她心里是无比羡慕,要是自已也能去长公主跟前伺候几年,是不是就能给自已的娘撑腰了?
但她也明白,自已的亲爹是族老,真要按李家宗族辈分细分下来,连族长都得叫他一声小姑姑。
这样的身份,长公主怎么可能挑她去屋里伺候呢。她就算想给人当奴才,那也是没人敢要,不可能的事儿。
后来也是机缘巧合,她被选进了怡院。
那个怡院本来是李家族中女孩子读书认字的地方,后来锦山公主下嫁到李家,就派了宫里的女官去怡院,教李家的女孩子一些规矩和宫廷礼仪。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几位李家娘子得到了长公主的赞赏,婚嫁门第也随之高了几分。此后,想要进入怡院学习的人日益增多。为此,李家抬高了入院的门槛,并制定了院内女孩不论辈分,只看学识的院规。
这也是为什么十六娘会叫十娘姐姐的原因。
十六娘嘴巴甜,人又机灵,叫起各位姐姐来那叫一个顺溜,就连那几个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