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页)
军初合,号令不一,且远道而来,其势已弱。我等倚城坚守,必能将乱贼挡在大江之上。”
江宁知府李梲:“杨通判说得有理。乱军要是攻进城来,咱们再走不迟,我们在陆地有马,他们在水上哪来的马,想追也追不上。”
陈邦光心想,且随你们好了,一旦形势不利,那可对不住,咱先走为妙。陈邦光、李梲都是软骨头,惯于见风驶舵,心中自有打算。
【宋史本纪:1129年十一月,兀术入建康府(江苏南京),守臣陈邦光、户部尚书李梲迎拜。通判杨邦乂拒之,被兀术所杀。金史记载,是年十一月壬戌,宗弼(兀术)渡江,败宋副元帅杜充军于江宁。丁卯,守臣陈邦光以城降。】
张遇、丁进的人马进抵江宁,在长江之中高声呐喊,扬言踏平江宁。军卒到近城处放箭,擂鼓之声不断,入夜乃止。翌日,江面上悄无声息,已不见贼军的踪影。却不知义军战船连夜东下,进攻江宁只不过是个幌子。乱军一走,江宁守军是松了口气,真州(仪征)的守军可就苦也。义军避敌锋芒,声东击西,偷袭真州,一举攻占真州城。而后放出风声,克日北上,进攻扬州。驻守扬州的张琼赶紧招回派往江都的巡河部队,严阵以待。
丁进率部北上,一路大张旗鼓,却状若蜗牛爬行,实则佯攻之计。张遇镇守真州,伺机南下。白谦、曹承宗等人潜入镇江,密集义士,趁夜在城中放起火来,一边放火一边大喊“义军来啦,赶快跑啊,再迟就没命啦!”城中半夜着火,四处纷乱。
白谦、曹承宗趁乱打开城门,义军一拥而入。官军或跑或降,守臣钱伯言想跑时,已经迟了,被义士截在府中,做了俘虏。张遇率义军攻占粮仓,曹承宗率兵攻取大牢,救出李默河及江淮志士。李默河等人在监牢中得见铁脚,激动不已,大赞铁脚曹承宗,侠肝义胆好汉子!
镇江又被乱军攻占,江南震动。此时,赵构驻跸平江(苏州),闻报大怒,复遣王渊、张俊领江浙之兵北上平叛。
七十 北疆水域
晁盖南下,基本达到预期目的。鉴于南方动乱,粮草难筹,唯有把重心转到海上。公元1128年五月,秦军水师开始了海上护航,路线为山东半岛至高丽之间的航道。将近半年的筹备,在二千多个水军官兵的基础上,五千水师经过集训,已经具备了水战能力。
水军统领张荣,身负巨力,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人称张敌万。保家卫国,打败鞑子,是中原人民的心愿,水军将士刻苦训练,在张荣、凌振的双重调教下,大器初成,而今就要出海远航,即将崭露锋芒,无不跃跃欲试,军心为之大振。山东水师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战舰设施也有别于当世的船舶。其动力风帆拟自近代西方帆船,借风而驰,行速较之寻常船舶快了何止里许。
五月的清晨,旭日东升,霞光万丈,水军健儿扬帆启航。胶东威海港湾,千帆竞发,山东兵船与中原商船一同驶向大海,水师儿郎开始了东进高丽的千里之行。张荣挺立船头,沐着海风,遥望海天交接处,豪情满怀。
副将徐文走了过来,对张荣说道:“这回定让蛮夷见识我中原兵威,高丽那边若还听命女真指手画脚,擅扣大宋粮船,需让他好看。”
张荣:“那是自然。”他神驰远方,似乎在想什么心事。
徐文问道:“你在想心事?”
张荣:“我在想,元帅所讲的动力机器。”
徐文:“动力机器?”
张荣:“是呵,这事也就几个人知道。我去易州接火炮时,刘帅跟汪国机大人座谈,刘大人说,张敌万有了火炮,水军就有了霹雳。可惜少了一件东西,要是有了这个宝贝,水军纵横四海、称雄五州,不在话下。”
徐文:“这个东西就是动力机器?”
张荣:“正是。汪大人也很好奇,也是这么问。刘帅笑道:有一种机械叫蒸气机,通过蒸气推动轮子转动,再由轮子带动船桨,这船不需借助风力和人力,就能自行走动。”
徐文:“刘大人是在说笑吧?”
张荣:“那倒不是。汪大人自然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刘帅一边跟他解说,一边画图,汪大人不时点头称是,又不时赞妙。我也听不太懂,只看见汪大人抓耳挠腮,喜不自胜,想必确有其事。”
徐文:“有这样的宝物,给咱们的战舰安上了,岂不是如虎添翼。”
张荣:“眼下是不行的。”
徐文:“为什么?”
张荣:“要造这样的机器,需准备太多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