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集:联合打击部署(第1/2 页)
1949年初,料峭春寒仍在边境地区肆虐,冷风如刀,割过每一寸土地。林方俊和嫣红带领着侦察小队,历经千难万险,终于从境外安全返回境内。他们的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与兴奋,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带回的情报,将成为打击敌特、保卫边境安全的关键。
一踏上祖国的土地,他们来不及片刻休息,便马不停蹄地朝着边境指挥中心赶去。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而紧张。上级领导和各相关作战部门的负责人早已在此等候,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此次境外侦察情况的关切与期待。
林方俊和嫣红走进指挥中心,向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他们迅速展开汇报工作。林方俊将在境外的侦察过程一一道来,从艰难的跨境潜入,到小心翼翼地躲避敌特巡逻队,再到深入敌特据点周边进行细致侦察,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嫣红则在一旁配合,通过展示绘制的简易地图和记录的关键信息,让汇报更加直观明了。
“根据我们的侦察,敌特在境外设立了多个据点,这些据点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网络。他们不仅有固定的人员部署和换岗时间,还配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而且,我们发现他们与境内的联络十分频繁,很可能正在策划一场大规模的渗透破坏行动。”林方俊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敲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听完汇报,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大家都清楚,此次敌特的威胁不容小觑,必须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予以打击。但跨境行动涉及诸多复杂因素,既要精准摧毁敌特据点,又要尽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国际影响,这无疑是一场艰巨的挑战。
“同志们,敌特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们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打击计划,将这些威胁彻底消除。”一位上级领导打破了沉默,语气坚定地说道。
于是,一场激烈的讨论在会议室里展开。边防部队的负责人首先发言:“我们边防部队熟悉边境地区的地形和情况,在跨境行动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建议在行动时,由我们部队负责正面突击,吸引敌特的主要火力,为其他作战力量创造有利条件。”
情报部门的代表接着说:“我们情报部门在此次行动中也能提供有力支持。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情报网络,对行动前的敌特动向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我们的行动万无一失。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行动中提供情报支援,帮助各作战力量更好地协同作战。”
当地民兵组织的负责人也积极发言:“我们民兵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对当地的民情和地理环境了如指掌。我们可以协助部队进行后勤保障工作,还可以在行动中担任向导,带领部队熟悉地形,提高行动效率。”
大家各抒己见,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和分析,逐渐达成了共识。决定联合边防部队、情报部门以及当地民兵等多方力量,共同制定一套详细的打击计划。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大家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首先是行动路线的选择。为了避免引起敌特的警觉,同时减少行动过程中的风险,决定选择一条相对隐蔽的跨境路线。这条路线虽然地形复杂,但可以避开敌特的主要巡逻区域,为行动的突然性提供保障。
其次是作战力量的部署。根据敌特据点的分布和人员部署情况,将边防部队分成多个突击小组,分别负责对不同的敌特据点进行攻击。每个突击小组都配备了精良的武器装备和专业的战斗人员,确保能够迅速突破敌特的防线。情报部门则负责在行动前和行动过程中提供情报支持,及时掌握敌特的动向,为突击小组提供准确的目标信息。当地民兵组织则负责在后方提供后勤保障,确保作战物资的及时供应。同时,他们还将在边境地区进行巡逻和警戒,防止敌特趁乱逃脱。
在行动时间的选择上,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决定定在三天后的深夜。深夜时分,敌特的警惕性相对较低,而且光线较暗,有利于我方作战力量的隐蔽行动。同时,这个时间点也可以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降低国际关注的风险。
为了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如果在行动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如敌特的增援部队赶到、我方行动被提前发现等,各作战力量将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做出调整,确保行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讨论到如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国际影响时,大家一致认为,行动必须严格遵循国际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在打击敌特据点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周边无辜居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