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4/4 页)
:“你还是老调重弹。”
戴胄不理他,自顾自说道:“至于你们的担忧,说现在采取了宽仁的原则,会引起朝纲废弛,秩序混乱,其实很有道理。
法制的精神主要有两层含义,一者,使天下之人知道何为守法,何为犯法,进而循规蹈矩,秩序井然;二者,欲令天下之人产生畏惧之心,如各种刑法,其作用非为惩罚犯事者本人,更大的作用是用来警戒天下之人。
由此来看,我大理寺不单单是一个判断案件的衙门,若能在判断案件过程中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则宽法慎刑,对犯事者本人也起到了教化的作用,其功大焉。”
苏世长嚷道:“教化天下非是大理寺根本职责,你东拉西扯,无非想掩盖你放纵人犯的劣行?” 戴胄并不恼怒,耐心说道:“苏公,我尊敬你的直率和真诚,然在这件事儿上,你有些过于固执了。
想秦王朝用苛律严刑,陈胜等人因大雨阻路不能按时到达戍边位置,按律当斩,终于激起他们揭竿而起。
你以为,用严刑苛律就能阻住罪恶的根源吗?非也。
恰恰相反,人之性格中有善恶二途,扬善抑恶,才是根本所在。
皇上旨意让我们宽法慎刑,即是想让人们自觉为善,正本清源。”
戴胄不待苏世长回答,即拱手道:“苏公,我有公事在身,恕不奉陪了。
我今日将其中大致道理讲了,至于你们认同不认同,可多方求证。
你们欲寻我罪,那也由得你们。”
说完,他推开围观的人们,大步出了朱雀门。
戴胄的这番话激起这帮人的更大愤怒,他们慷慨激昂,商定要联名上疏,一定要参倒戴胄。
这其中自然以苏世长为首。
李世民一开始看到这道上疏,并不在意,觉得这是苏世长他们小题大做,就将之放在一边。
两日后,他又想起这个题目,觉得其中大有深意,不能置之不理,遂在朝堂上叫苏世长,问道:“苏卿,朕看了你们的联名上疏,你们欲追究戴卿吗?”
苏世长躬身答道:“不错,臣等以为大理寺放纵人犯,一来有卖狱之嫌,二来实乃祸害国家之举。
那日臣等当面质问戴胄,他抬出陛下的牌子,还将臣等教训一番。”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唐皇动怒斥佞臣 戴胄辞世留英名(9)
李世民笑道:“你们以国事为重,敢于直抒胸臆,率情而作,朕很欣赏。
自贞观初年开始,朕导人谏诤,终于形成今日广开言路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