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作者一盘肉炒茄子主角贾环 > 第417章 生财有道二

第417章 生财有道二(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太上皇的声音愈发冰冷,像是从寒潭底部传来,带着彻骨的寒意。

“刑部王侍郎家的嫡孙不过是在国子监斗殴,你竟让大理寺判了个流放三千里?

工部钱尚书不过给老家修祠堂多支了八百两,你转头就把他外甥在江南的盐引全数充公?

你这行事,也太过狠辣决绝了些。”

窗外,忽然滚过一阵闷雷,惊得檐角铁马叮当作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中回荡,更显突兀。

贾环却不慌不忙,伸手轻轻抚平龙袍袖口绣着的金线团龙,指尖在蟠龙眼珠处那颗东珠上轻轻顿了顿,神色自若地说道:

“王侍郎平日里自诩清流,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却不知他书房暗格里藏着十二张地契,皆是京郊千亩良田。

更妙的是,他府上西跨院那口枯井里,还沉着一箱南洋珍珠,偏说是前朝遗物——倒不知前朝何时产过南洋珠?

这等欺世盗名之辈,儿臣若不加以惩治,如何能彰显国法威严?”

太上皇手中的佛珠忽地一顿,玛瑙珠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窗外海棠花影斜斜映在青砖地上,宛如一幅淡雅的泼墨画。

只是那几点朱砂般的花瓣,在这紧张的氛围下,竟添了几分诡异与神秘。

“至于钱尚书……”

贾环忽而轻笑一声,从袖中缓缓抖出一卷黄绫。

“上月他老家祠堂翻修,工部拨了八百两。

可巧前日暴雨冲垮了祠堂地基——”

他故意拖长声调,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看着烛火在太上皇瞳孔里跳成两点明亮的星子:

“您猜怎么着?那地基下埋的竟是三十六口樟木箱,每箱码着整整齐齐的雪花官银,连封条都还带着户部的朱砂印呢。

这等中饱私囊的行径,儿臣如何能容忍?”

一阵穿堂风轻轻掠过,案头宣纸哗啦啦翻动起来,仿若在为贾环的话语而鼓掌。

贾环伸手按住纸角,露出下面压着的密折,语气略带几分得意与自豪:

“这些个官员,平日里就喜欢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一个个道貌岸然,实则贪婪无比。

儿臣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再说了,出面的是戴权和贾雨村,他们纵然有怨气,那也是冤有头债有主,还敢怪到我头上不成!”

太上皇的佛珠突然崩断,玛瑙珠子噼里啪啦砸在金砖地上。

“你当这是市井泼皮斗狠?”

太上皇猛地站起身来,明黄常服下摆扫翻了青玉茶盏,那茶盏落地,发出清脆的破碎声。

“把罪证往都察院一递就万事大吉了?

刑部大狱里关着多少牵扯四王八公的门生故吏?

江南盐商的孝敬银子在谁家地窖发霉?

西宁郡王案卷宗上那些血指印......

你可曾想过这背后的牵连和隐患?”

话音戛然而止。

贾环正用两根玉箸夹起鎏金香炉里的残灰,闻言抬头一笑。

烛火在他眉骨投下阴影,衬得那双星目格外幽深:

“父皇果然耳目清明,连西宁郡王府的茶碗上沾了几个血指印都清楚。

儿臣不过是略施小计,便引出这许多隐秘之事,可见这朝堂之上,藏污纳垢已久,早该好好整治一番了。”

太上皇扶着案几的手指节泛白,仿佛在这一瞬间,他耗尽了所有的力气。

忽然,他瞥见贾环腰间新换的羊脂玉带钩——那是前日荣国府献上的贡品。

他心头蓦地一亮,想起前几日戴权说贾雨村认了贾政做义父。

又想起杨淼那日跪在太庙前哭谏时袖口露出的金丝蟠纹......

“好一招借力打力。”

太上皇突然低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无奈与自嘲,捻起案上沾着茶渍的密折。

“让贾雨村替你咬人,用杨淼的哭谏博清名,拿四王八公的钱养御林军——锾儿,你这套路数倒像是......”

贾环慢条斯理地抚平袖口褶皱,神色平静:

“像谁?像父皇让甄家替您打理江南织造局的烂账?

父皇放心,甄家藏在瘦西湖底下的银子,儿臣已派了玄武营去扬州去取了。

儿臣此举,也是为了充实国库,为我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

太上皇瞳孔

目录
开局流放三千里归来时皇袍加身我在火影的世界里奥特老大杀手开局穿冰原狼,怎么在权游求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