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的样子,当真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说不得就叫顾二在这灶上呆一辈子了。
进了灶房,贺大娘清咳一声,灶上的婆子们都止了手里的动作,一起看过来,贺大娘借机宣布道:“以后顾二就是灶上打杂的,若是谁手里的活计忙不过来,就可以叫她去帮忙。”
顾二的心情是既忐忑又激动,小孩子都盼着快快长大,她也不例外,贺大娘说完话,在她肩上重重一拍,就像是被委以重任了一样,顾二暗下决心,一定不让贺大娘失望。
顾二把自己看的小灶烧了起来后,见旁边的孙婆子抱了一盆菜去洗,上前一步,不由分说地抢过孙婆子怀里的菜,嚷道:“婆婆且休息下,我去洗就好了。”
孙婆子被她抢了手里的菜,看着左右都在忙,就自己两手空空,心里来气,这顾二,也实在是个没眼色的。等她回来就说菜没洗干净,自己重新洗一遍,好好落落她的面子。
顾二回来以后,孙婆子把一盆菜挑挑拣拣,却愣是挑不出一点不是来,连靠近根的颈上的泥都洗的干干净净,露出了青色隐隐有些半透明的颈来。
孙婆子就算是成心想找茬,也不得不在心里承认,这孩子洗的,比她自己洗的干净多了。
她翻看半天,最后可算找到鸡蛋里的骨头了,举起一片中间墨绿边缘发黄的叶子不满地道:“这个叶子你不知道摘拣一下么?这么老的叶子都泛了黄了,端上去给主子吃不是找骂吗?!”
正文 第四十章 四处偷师学海无涯
其时也怪不得顾二,顾家勉强能混个温饱,平时过日子是能省则省,别说叶子泛黄边,就是叶子整个都黄了,也得留着做菜。
孙婆子逮住机会就想借题发挥一下,一张偷吃了两瓣蒜的嘴巴冲着顾二直接开喷:“你不会做事就别跑来这里碍手碍脚,没得耽误了别人的功夫,又要费两遍事儿……”
说到一半剩下的半截活生生的被孙婆子咽了下去,她目瞪口呆的看着端着盆子就向外跑的顾二,这丫头,是个傻的么?
顾二真不是傻,就是实在,一看自己办事儿没办利落,也难怪人家埋怨,孙婆子一嘴巴的埋汰话是被顾二彻底浮云了。
这实在人要是实在起来是拦也拦不住的,顾二从孙婆子一堆的废话里只听出了一个重点,这菜没洗好,为什么呢,有黄边的菜不新鲜,不能给主子吃。
顾二颠颠的跑出去,孙婆子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见一屋子的人都停了手上的动作,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至极的笑看着她,心里就恼了,开始琢磨着,顾二再回来找点什么茬子。
顾二再回到孙大娘面前时,孙大娘翻拣两下,变的无精打采,这丫头要说是个聪明的,偏偏听不懂冷嘲热讽。
要说是个傻的吧,人家还知道举一反三,看看这盆子里的青菜就知道了,按照新嫩程度分成了三堆,一堆是菜心和刚长出不久的嫩芽,一堆是肥厚的大菜叶,最后一堆是叶边泛黄或者是有了虫眼的。
孙婆子无话可说,见和自己要好的另外一个炒菜的婆子在那里幸灾乐祸,心里打了个转,回头对顾二吩咐说,“去帮你小孙嬷嬷切切菜。”
原来那个婆子和她是本家,两个人的掌柜的还有点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关系,灶上的人为了区分她们俩个,就按照两个人的资历来区分,一个叫做大孙婆子,另外一个就叫做小孙婆子。
说起来,大孙婆子的年纪更小一些,她平日里因了这个没少得意,这时见了那小孙婆子如此不给面子,心里就有些不快,打定主意把顾二发配过去叫她膈应膈应。
小孙婆子的脸立刻抽成了一个失水过多的苦瓜,满脸褶子还带着熏天的苦味:“我这里忙的很,没有空照顾小孩子。”
转过身,小孙婆子当当当剁起了菜,今天大太太点名要吃饺子,灶上就开始折腾起来了。
府上老老少少二十几个主子,老的牙口不好要吃馅料碎些皮烂些的,小的嘴巴馋喜欢肉多的,大太太南方来的又偏好水灵鲜嫩的。
大太太又为了表现的宽厚一点,昨日里发作了一堆下人,今天就要给几个甜枣吃吃,发话下来,府里上下今天都要吃饺子。
外府的不用管,内府上上下下的也有两百多个丫鬟婆子的,这么多人吃的饺子可不是闹着玩的,白菜就得剁上几百斤。
小孙婆子平日里主要干的就是切墩,最怕逢年过节吃饺子了,这非年非节又要吃饺子的,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她头都大了,逢年过节好歹还会从其他院子里抽调些丫鬟打打下手,现在却全要她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