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要文件上了车。我幸好没有忘记随身带着那本英日字典。
我和老孙都没有料到我们会从此一去不复返,会这么匆匆忙忙地离开“602”,竟然在一年多之后回到祖国时才和几千骨肉兄弟再次相见。
英雄的76集中营
傍晚,我和孙振冠坐着巨济岛美军司令部詹姆斯少校驾驶的敝篷吉普车,离开了602中国战俘集中营。
车子急速地沿着山谷里的公路奔驰,海风猛烈吹着,低档的乌云追赶着我们,沿途两旁一个又一个集中营内人声沸腾。在暮色中,只见难友们臂挽着臂,有节奏地摆动着身体,高唱人民军战歌,见我们向他们挥动八角红军帽致意,他们也雀跃着向我们挥手欢呼。看来他们都知道岛上发生了重大事件。
快到76集中营时,车子慢了下来,公路两侧排满了坦克、装甲车、宪兵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都是持枪在手,好像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我们的车子就在两排整齐的刺刀丛中缓缓前进。我忽然感到老孙和我是作为胜利者,代表中国人在检阅特殊的仪仗队,不禁下意识地整了整衣帽,更加抖擞起精神。
到了离“76”大门不远的地方,只见几个大探照灯的光柱从对面山坡上集中射向大门内外,照耀得如同白昼。大门边广场上更是黑压压地挤满了各种战车和部队,枪口、炮口都直指铁丝网内,长长的坦克炮筒和无数蠕动着的头盔在探照灯下发出阴森森的蓝光,一群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在暗中更像鬼影般狰狞。
更加触目惊心的是,大门之上一个长达十米,宽两米的巨幅白色横标上面用黑色英文大字写着:“……你们胆敢开枪,杜德将军就将性命难保!”那结尾上好大的一个惊叹号。
车子开到了“76”的大门口。下了车,我才看清大门内张灯结彩。上百名穿着自己改制的人民军军装的朝鲜战友们组成两道人墙,正列队欢迎代表们的到来。他们人人手执纸做的朝中国旗和彩纸带。
当我们无比兴奋地进入大门后,战友们用不熟练的中国话齐声高呼:“朝鲜——中国!”金日成——毛泽东!“”热烈欢迎中国战友!“无数五彩纸花、纸带纷纷洒落在我们身上,落在我们流着激动热泪的脸上。
我们也禁不住用朝语高喊:“向英雄的朝鲜战友致敬!”“团结战斗!”“打倒美帝!”谁也不管就在我们背后有无数子弹上膛的枪炮!
我们被热情地簇拥看到了专为代表预备的帐篷内,见到了各朝鲜战俘营的代表和女战俘代表。大家互相热烈握手、拥抱!抢着用朝文、中文、英文混在一起的“国际语言”互相表达胜利的喜悦和兄弟的情谊。
然后,“76”的战友们向我们详述了活捉杜德将军的精彩场面。我们一面听他们的讲述,一面想象着当时的情景,深深地被朝鲜战友们的英雄行为所感动!
智擒敌酋
1952年4月7日这天,已经是“76”的战友们坚持要求杜德将军亲自前来谈判而举行示威游行的第三天了。下午一点半钟,杜德终于在一个排的全副武装警卫下坐着防弹装甲车来到“76”的大门口,然后隔着紧闭的大门和战俘代表谈判。杜德两旁的警卫人员则抵近大门,端着冲锋枪做出随时可以开枪射击的姿势。
“76”的代表当即指出:“在这种气氛中根本不可能进行谈判!我们不理解堂堂的美国将军为什么害怕手无寸铁的战俘!”
杜德左右看看士兵的阵势,又朝营内观察了一下,就挥手让士兵们把枪收起来靠后站立,仅剩下他的那位手拿《日内瓦公约》的随从副官站在身边。
于是,代表们严肃地提出了美方战俘管理当局违反日内瓦公约的种种罪行,要求杜德认罪。
杜德开始还假装认真地叫副官查阅有关的条文,并逐条狡辩,激烈争论的时间长了,杜德就有些不耐烦了。他让副官代他回答,而他自己则又掏出指甲刀来修剪指甲,偶尔摇摇头,一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的样子。
警卫士兵们也开始松懈起来,散乱地站在后面交头接耳。
就在这时,要去海边倒粪便的清洁队抬着粪桶出来了。大门打开,杜德和副官只好捂着鼻子退在旁边等候战俘们出去。
眼看只剩最后十来个战俘了,突然这十来个身强力壮的敢死队员一下子扔下粪桶将杜德和副官围住,迅速把他们推进了大门。
当敢死队员们正急速回身将大门关上时,那个副官先死死抱住门柱,后又灵巧地蹲下身从人缝中冲了出去。在门旁的战俘代表们立即用铁杠插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