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第2/4 页)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由于美国大使马慕瑞赶到南京;所有精力都放在马慕瑞深山;而没有掌握这个消息。
对马慕瑞的到来;杨兴大喜;当即在南京接见了马幕瑞先生;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马慕瑞告诉杨兴;虽然美国人民对兴起的国民政府颇有兴趣;但是目前还不打算承认中国。
因为在1922年;由美国主导签订九国公约;由于庚子战争;八国联军与中国在北京签订北京条约;大家商定对华政策;需要共进退;统一行动;若是美国率性违背这个承诺;那是灾难的。
马慕瑞前来;只是为了要杨兴保证美国在长江中下游、在华南商业利益;这对一心想获得美国承认的杨兴感到被泼了一盆泠水。
当然自由经济;这是杨兴一向主张;当即郑重其事的向马慕瑞保证;在国民政府控制区域;将保证各国合法商业利益;在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将大建设;像美国那样;解决温饱问题;当然;杨兴开玩笑道:“最好每人每天都能有杯牛奶。”
对于英国人关心的海关问题;杨兴毫不客气的说道:“海关被掌握在别人手中;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在国民政府控制区域;海关将完全有中国人管理;但为了减少洋人疑惑;可以增加美国雇员;但是这些雇员是需向中国负责;而不是管理中国人的。”
马慕瑞提出自己犹豫道:杨将军;你知道;对庚子赔款;我们美国不是很在意;对所得的庚子赔款;大多数卷想给中国学校。但是其他;如日本、法国国家对庚子赔款特别在意啊;如此你们将如何解决困难的争议?
杨兴沉思良久;深感科技的落后;看着外面的滚滚长江道:马慕瑞公使;对这些国家关注我们表示理解;但是正如你刚才所说的;海关税收足够支付庚子赔款费用;我们收回海关权益后;当然保证这蓄项支付。马慕瑞先生;我想这方面我们可以探讨;你们一直用庚子赔款捐助中国教育支持留美;但是你知道;大家在国内学习;毕竟还是非常感性;我迫切希望你们能用这笔款项来资助中国优秀人才留学美国啊。
马慕瑞一听;合上记录本;赫赫笑道:杨将军;你知道;即使在庚子之变的时候;我们就坚决反对对中国开战;我们也一直不承认我们向你们宣战;只是承认协助贵国剿匪。在庚子之变后的赔款中;我们大力反对加深贵国的各项赔款;后来专门设立返还账户;用以资助在贵国办学;用以资助贵国留学生。在前4年;我们每年资助中国留学生达到100人;后来资助为50人啊。
杨兴给马慕瑞斟满茶水后笑道:马慕瑞先生;你认为多吗?对中美这两个大国;对中美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多吗?我认为实在太小了。对加深中美关系;真的实在太少了。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行省;有4万万5千万同胞;你们每年资助50名中国留学生;每个省也才摊派到2个人;难道你不认为太少了吗?公使先生;虽然我一直深信;贵国在对华友好方面;一直走在各大国家之前;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东西要做。你知道;中国人非常渴望了解世界;在全国各个省;都兴起留学勤工俭学之热潮;公使先生;你知道;他们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中国精英;但是由于中国太贫困了;中国家庭、政府难以支付如此巨大的开支;我听很多人到了国外后;勤工是做了;但是读书则少之又少。所以;我希望贵国能加深我们之间友谊。
马慕瑞摊摊手道:美国很多老师说中国留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也非常聪明;在各项知识考试中;多数也名列前茅;但是;杨将军;对此我也无能为力啊?
接过话题:马慕瑞公使;你知道;印度在英国留学生有多少?每年上千人吧;而我们在贵国呢?每年才40人;比过去科举考试就要少;远远不够?
马慕瑞摇摇头道:杨将军;你要搞清楚;印度是英国殖民地;而我们中美两国;是友好邻邦。
笑道:马慕瑞公使;如此也表明中美之间友谊不够啊。所以嘛;我希望能加强中美之间友谊。你知道;四川省每年资助了20人到德国留学;20人到美国留学啊。
马慕瑞一听;大惊道:杨将军;四川每年资助了20人到德国留学;那为何不到美国呢?
杨兴笑道:马慕瑞公使;德国虽然在一战中军事失败;但是其科学、教育、工程等方面还是走在世界前列;更为重要的;资助一个美国留学生的花费高于两个德国留学生啊。
听到这里;马慕瑞匆匆肩膀;表示同意。
接过这个话题;杨兴当即提出美国资助中国留学生办法;希望美国政府能每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