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第2/4 页)
商人以武装组织的形式参与维持社会治安;不应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时;多数商人也认为“维持工安是政府的责任;粤商负此责乃临时过渡性质。”可是由于世道越来越不安全;几年以后;这一“过渡”非但未能结束;反而愈加扩大。
1917年;全国商会联合会向各地颁发了经北洋政府核准的商团组织章程;全国各地组织商团成了固定制度。在广东;除了在广州成立粤省商团总公所外;一些市镇也设立了商团;其活动经费和成员均由各行商人自由凑合、自备武器、购置制服、缴纳团费;并要派人出操、巡夜。广东光复后;政权迭次变更;内乱不断。每当社会发生政治危机时;商团都派出武装小分队上街巡逻;保卫商场。
1919年春;在粤省商团总所的帮助下;江门商团成立;数月间便成立两个大队;共200多人。
在历史上;在1923年初;佛山商团(该团成立于1912年)由一年前的300多人冷至1600多人;组成12个分团分驻市内各处。香山县商会也于此时建立了有14个分团、一个总团的香城商团。同年11月;广州市郊沙河成立商团。
1924年2月;粤省商团公所召开委员会议;决定将广州商团重新编成10个分团;共有团员8000人(其中4000人为后备);全省共有5万人。
对于商团的发展;辛亥革命以来广东历次政府都是采取支持或默许的态度。1919年7月;当广东桂糸政权统治发生危机时;广州商团决定“循旧例”武装巡逻。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武装;杨兴当然不可能忍受;在广州局势稳定之后;1923年5月份;广州商团改选时;杨兴亲自莅临会场。
在改选完成后;杨兴当即上台;从英国的亚当。斯密;讲到英国重商主义;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讲到一些民族工业;竟然因为没有关税保护;而被外国人所拖垮。
杨兴认为;民族工业要发展;就需要强军;才能富国;只有国家腰杆硬了;大家做生意才能像洋人那样腰杆硬。
前几十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前;与现在中国差不多;但是在国家统一后;在战胜苏俄后;才被世界接纳;如此日本商人;浪人才穿梭于中国各大城市;摧毁我们的商业;摧毁我们的民族工业。
因此;杨兴对商业发展是支持的;从某种角度上;杨兴也是一个商人;是他在四川最先开办嘉陵丝绸厂;接着是修建公路;再接着是建水电站;建钢铁公司;自行车厂;摩托车厂;汽车厂、铁路等等;无一不是支持商业。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很多商人为了赚取微薄的利润;起早贪黑;并不比农民差。因此;在英语中;商业;工业代表勤奋的意思;就像中国农民代表勤奋一样。
因此;杨兴认为;只有强大的商业;只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才能够真正做到国富民殷。
最后;杨兴告诉众人;既然现在广东治安状况已经好转;既然警察能够逐步起到作用;那么武装商团就可以解散;毕竟这些武装商团耗去大家大量财富;毕竟大家赚钱非常不容易。
听到这里;整个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但是;在最后改选过程中;一些商团被一些买办所劫持;如广东商团会长陈廉伯认为各地治安不稳定;不愿放弃自己所控制的武装。
杨兴大惊;怎么这些人不知好歹呢?
当即透过潜入这些商团的密谈了解道陈廉伯的情况。
原来;陈廉伯不是普通商人;而且还是政治商人。
陈廉伯英籍华人﹐买办资本家。字朴庵。广东南海人。其父陈蒲轩为丝业富商。他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毕业后回广州继承父业﹐为广州昌栈丝庄经理。不久﹐又当上英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
1908年他发起创办广东保险公司﹐任协理。从1909~1919年的十年间﹐他联络广州几家丝商﹐利用其汇丰银行买办的便利﹐经营丝业致富。清末民初﹐他参与组织广东商团﹐并任广东中国丝绸公会会长﹑广东矿业公会会长﹑广州出口洋庄商会会长及广东总商会会长等职﹐还曾任龙济光督军署顾问﹑广东粮食救济总会总理。
1919年任广东商团团长。五四运动时﹐他指挥商团镇压学生爱国运动。此外;历史上陈廉伯多次策划商团军叛乱﹐妄图推翻广东革命政权﹐建立“商人政府”。
陈廉伯除了镇压爱国运动;多次谋划推翻广东革命政权外;而且;陈廉伯竟然为了夺取一个纱厂的厂房后;竟然指使商团武装将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