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第2/4 页)
投入烘炉中冶炼”,就是“化”的意思。
第二句“蝼蚁爬上雪白的粉墙”,含有“沿”的意思,与“缘”相通。
第三句反过来看阴阳中只有一义,那就是“道”。
第四句天地宇宙中间的,就只有“炫”了。
四句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秦少游稍稍思考,便想通了此节,不禁哑然失声。
原来,当黄庭坚告诉秦少游,苏家准备把苏小妹嫁给他为妻时,他虽然当即应允,但想到传说中的苏小妹突额凹睛,风流少年秦少游对自己未来妻子的容貌着实放心不下。
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苏小妹,由于理学盛行,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定婚之后更是不可能再见,又不好向别人打听,这一块心病着实越来越深。
那天,终于得知苏小妹要入庙进香还愿,秦少游计上心来,把自己打扮成“化缘道人”,先在庙门前等着,苏小妹的轿子一到,他就上前去求道:“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在轿子里立即拒绝:“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的搭腔,立即道:“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苏小妹就是好斗,不甘示弱,接道:“随道人口吐莲花,分文无舍。”
边答边想,听这道人的口音,甚是悦耳动听,年龄一定不大,就不知长得如何;从他化缘的语言看,也颇多才思……
苏小妹的好奇心一起,就忍不住掀开轿帘,要看个究竟。
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露出脸孔,如何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赶紧走上一步。
苏小妹霍然觉得,这人就是秦少游,香也不愿进了,示意丫环转身就走。
秦少游追着道:“小娘子一天欢喜,为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心中烦恼,愤愤的答道:“疯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边说边一阵风似的,起轿回府。
而秦少游终于见到苏小妹,觉得她还不算丑,特别是气质高华,清奇逼人,好不高兴。
苏小妹回到家中,却是越想越气,于是就有了洞房之夜的第一道难题,想考一考秦少游,报那一箭之仇。
秦少游少年时期是在扬州等地的歌姬场中混过的,在风月场中脸皮早已修炼得比牛皮还厚,想通了那一诗谜,提笔就回了一首:“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诗中每句,句首的字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全诗也隐含着道歉的口气。
苏小妹看了,芳心窃喜,一喜丈夫才思敏捷,二喜他终于向我认错。
当即又传出一首诗谜,并声明全诗打四位历史人物,必须逐一注明谜底。诗谜是:“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丝缕缝线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少游学富五车,想都未想就猜出:第一句强爷胜祖是孙权;第二句凿壁偷光的是匡衡;第三句由丝缕缝线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自然就是子思{孔伋,孔子嫡孙};第四句老翁整天倚依门闾,自然是望,那就是太公望{姜子牙}。
秦少游顺利过关。这一场考试,对秦少游来讲,就好像是行军打仗,每解一题,就前进一步,这时已走到苏小妹的闺阁外面。
苏家父子和众多的宾客,都凝神静气,等着那最后一道难题。
闺房的窗户,慢慢打开一道缝,露出苏小妹的纤纤素手,递出一张纸来。仆人马上接过,递到秦少游手上,只见上面写道:“双手推开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苏轼在旁看了,暗暗发笑,便伸出一个指头,指着“雨”字。
秦少游心领神会,立马答出:“一石击破水中天,天高气爽,明朝一定成霜。”
“今夜断然不雨”表面是接月明星稀而来,但实际隐含了“云雨合欢”的意思;还有“雨”与“语”谐音,也就有今夜不和你说话的意思。
秦少游以“明朝一定成霜”作答,“霜”与“双”谐音,表示既然成双,就一定云雨。
纸条一递进去,房门打开,苏小妹含笑和羞的站在门边。
秦少游欣然入内,自然是巫山梦里,云雨合欢。
据传新婚之后不久,苏小妹再到庙里进香还愿。
寺僧与苏家兄妹原就极熟,这时故意问苏小妹:“新婚滋味如何?”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二十章 如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