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福报也自然会来。若依旧执迷不悟,纵然垒砌浮屠九层,也难得善终。故而,很多时候,个人自拼造化。是你的,怎么跑也跑不了。不是你的,怎么得也得不到。
“明月”就在明月沉思思虑房内五行八卦的布局时,却见重阳拉着他去寺庙深处走去。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一路上,小径曲幽,花落鸟鸣,沾衣欲湿的凉意与外面的喧闹截然不同。通过曲曲折折的小径,又经过茂密竹林,在湖边看到一座朴素的禅房,有老僧人伫立在房前,似料到有人前来。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不知重施主此次来所谓何事?”重阳与方丈关系非同一般,虽近年来少看望他,又易了容,但还是被方丈立时认了出来。
“只看望方丈罢了。”恭敬的向方丈行了个礼,重阳拉着明月随方丈朝内室走去。
丑媳妇见公婆,明月昨晚的突然失踪让重阳很不舒服,恨不得现在把明月介绍给所有他认识的人,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对明月的爱意。
名分这种东西虽然不能隔绝别人的窥视,但却能让自己心安。
第二十五章:舍利相赠
“施主可已去过月老祠姻缘殿。”方丈早年便救过重阳一命,与其相处过一段时日,两人虽不能说是忘年之交,方丈却十分得重阳敬仰。看着重阳对身边男子的在意,方丈又怎能不明白重阳此番来意。
“已拜过月老。”一国之君,只拜天地父母。而重阳拜过的仅有他的祖母,向今日这般虔诚跪在神像面前,用意自是不言自明。
当一个人强大的一定地步,运气对其来说,便无甚意味。
当一个人内心出现不确定,又极力想要拥有某样东西时,便会把希望寄托到神佛上。
“施主心中早已有所计较,又何必求访天意?是耶否耶?是与不是对施主心志又有何影响?”
“晚辈愚昧,多些大师提点。”这老方丈与重阳祖母,也就就是现在北冥皇宫的太皇太后卢秋水相交甚好,如果这位大师不反对,那卢秋水那边遇到的阻力也会小一些。
立一个男子为后,不容易。
但一个人只要肯用心,这天下其实也没有太多不容易的事儿。
“这位”在重阳同明月进来时,方丈便注意到这个身着白衣气度不凡的男子,因明月易了容,此时看来,并未瞧出些什么。现下仔细看了一眼明月,心中大惊。一个人的面容可以掩饰,那身上的气,却是怎么也遮盖不了的。
这冲天的王气,真不是一般身上可能携带的了。
“晚辈大秦秦明月,与结拜兄弟此番同来参佛,在此见过大师。”见重阳与方丈如此熟悉,明月便恭敬说出自己名讳。
“你母亲可是大秦凤潇公主?”听到大秦秦明月五个字,方丈心中一震。这世上名号为秦明月的只一位,但方丈震惊之余,因为此事关系重大,还是有些不确定问了一遍。
“大秦风潇公主正是家母。方丈可是家母旧识?”看到眼前方丈询问自己的家母,明月便起来不解之心。
“明月可否将人面面具摘下来让老衲瞧一瞧?”
“恭敬不如从命。”看了一眼重阳,见重阳并不反对,明月把脸上薄如蝉翼的人面面具摘下来,顿时一张带着九天月华的脸出现在方丈面前。
“果然是她的后人天意天意,果然因果循环,天意不可违,天意不可违”看到明月的长相,方丈如遭五雷轰顶,心中一震。
天道常异变,运数杳难寻。
但若是天道既定之纲常,却非任何人力可改变。
天命既出,何人能止!
“方丈难道曾经见过明月的”见方丈忽而悲忽而喜的神色,又在口中念念有词,重阳身形一转,巧妙的挡在明月与方丈中间,问出心中疑惑。俱重阳所知,自从二十年前,青云法师便常居此地,从未外出,怎会与明月家人有交集,这其中缘由恐怕
“都是十六年前的旧事了,故人已去,不说也罢。天意难为,又让老衲遇见施主,老衲这里有一件东西,施主日后可能用的着,不妨收下”说着青云方丈用手叩了一下禅桌上的木鱼,一枚闪着耀眼光芒的舍利子便出现在他的手中,顿时屋内光芒万丈。但光芒虽耀眼,却异常柔和,没有给眼睛造成任何困扰
青云方丈手中的舍利子在闪现出巨大光芒后,慢慢回归珍珠的光泽,仿佛只是一粒不起眼的珠子,但周遭那柔柔的光晕带来的祥和,却昭示着它的罕贵。
据佛教文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