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现那档子事,也给了她白萝卜籽和胡萝卜籽各4o粒。
王二子自恃是少年先锋军第二师的师长,端着个大脸盆,大大咧咧地来了,非要龙小井给他装半脸盆不可。龙小井当着大伙的面,把他一顿臭骂,最后给了他1o粒绿豆,那绿豆粒在盆里滚来滚去,滚出来一粒,王二子也没现,被一个大婶拣了去。
刘秃子的闺女刘俊芬,最懂事理了,人家不向前挤,在后面候着,直到大家领完了,才凑上前来,龙小井面对这个不幸的丫头,心里涌起一阵波澜,除了给她4o粒白萝卜籽和4o穗胡萝卜籽之外,又往她碗里额外放了4o粒黄豆。
人们都领到了种子,大都满足地离去了,当然,有的也不满足,一路走着,好像还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
用那时的话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要分左、中、右”。龙小井未来的改造任务,还是挺重的。
给生产队的种子,当然是最多的。龙小井准备的6个品种,全按照几大片土地的需求量给了刘秃子。因为,土地毕竟在生产队里掌握着。要想规模种植,种出名堂,眼下还得依靠生产队。
这时候已经是7月下旬,夏种其实已经完成了,但刘秃子留下了充足的土地,翻耕好了,施了底肥,用土地耙子耙得溜平溜平,就等着龙小井的种子下种了。
自从刘秃子看到了龙小井种的南瓜长得像磨盘之后,认定“鸡毛可以上天”。他憋足了阿屎拉尿的劲,非要创造奇迹不可。
龙庄子,处在北运河一个拐弯处,这里的土地质量并不好,多年来产的粮食在这个县里是老末,有名的穷村子,6o年代挨饿的时候,就这个村里饿死的人最多。
刘秃子的老婆,就是生完女儿刘俊茹后活活饿死的。刘俊茹靠乡亲们这个一把小麦、那个一把高粱喂活的。
38岁的刘秃子,做梦都想把生产队的粮食产量搞上去,做梦都想让村民们吃饱饭,做梦都想让自己的女儿吃上白面馒头。
当然,他还有一个梦想,是不能和他人说的梦想,只有自己的女儿嫁出去、自己富起来才能实现的梦想。
毕竟,他只有38岁。
当天,刘秃子就带领男女老少,把6种种子种到了地里。
其他村民,也都在自己房前屋后的巴掌地里种下了拿到的种子。
龙小井给大家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希望,带来的盼头,也带来了空前的劳动干劲。就连最懒的懒汉王牛马,也开出一小块地,种下了一小片胡萝卜。
相比来说,龙小井倒有了一定的思想压力。乡亲们这样信任自己,万一这些种子不像人们期盼的那样怎么办?那两粒创造奇迹的南瓜籽,是不是个偶然?
来自33年前的种子,希望的种子,会开出人们期盼的花、结出人们期盼的果吗?
'本来就写得慢,又怕写得不顺溜,留下病句错字什么的,所以每章要改好几遍,这可是在网的上啊,马虎不得。喜欢看的朋友,可能会等得着急,抱歉啊。对了,没特殊情况的话,每天更新在下午4点左右。等有了推荐,再加点班多更点。'
………【第019章 较劲的种子】………
质朴憨厚的村民们,亲眼看到了那磨盘大的南瓜,因此,对龙小井泡的种子是十分信任的,几乎没有人怀疑,他们种下的种子会像那南瓜般地快开花结果。
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对各自种下的种子,充满极大的希望。农民们不是很贪婪,只是指望着,得到一个比过去种的庄稼多几倍的收成。
他们还有一个心理,就是生怕落后,就怕自家种的萝卜,不如邻家种的萝卜长得个头大。那样的话,他们会觉得脸上无光。
乡亲们越是期望值高,龙小井心里越犯滴咕。龙小井虽然信心是够足的,但又不能百分百地保证他下去的种子再次创造奇迹。虽说那两棵南瓜苗创造了奇迹,可那毕竟是一个例子,天知道其他种子会是个什么结果。
各家各户的种子种下后,这个村子里的气氛就变了,人们只要一见面,就是一句话:“你种的萝卜长出来了没有?”
有着多年种田生涯的男爷们,每抽完一袋烟,就要到地里看一眼,因为他们听说了,当初龙小井那两棵南瓜苗,可是一夜之间长出来的。
操持一家三顿饭吃的娘们,刚刚给孩子洗完尿布,一边在院子里的铁丝上晾着,一边转过头来,眼巴巴地望着自家院子里的菜地,揉揉眼睛,再揉揉眼睛,生怕萝卜苗长出来时自己没看见。
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