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历数了商纣荒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祗不祀,昏暴商邑百姓的滔天罪行,郑重宣布:“周朝灭掉了商朝,老天爷命令我来治理天下。”
第四天戊辰,姬发追祀文王木主,正式继位为武王,并发布了两项政令:一是将商畿之地一分为三,封纣子武庚于王城以北,名邶,以霍叔为相;封管叔鲜于王城以南,名庸;封蔡叔度于王城以东,名卫, 谓之“三监”,以监督武庚。二是令召公爽释放了箕子,又令毕公高释放了其他殷贵族,令闳夭隆重地凭吊了比干的墓地,并整修了商朝忠臣商容的住处并立下特殊标记。还令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粮,赢得了商朝百姓的欢心。
灭亡了商朝并非万事大吉,在甲子日当天,就传来纣党恶来驰援反扑的消息,姜太公出击,于第三天丁卯日告捷。
之后,武王又派出大将吕他、新荒、侯来、伯兖、陈本、伯韦等人,对越戏、陈、卫、磨、宣、荀、厉等七国进行征伐,俘获了一批商臣,和830辆战车。
在如何处理商朝的遗民这个问题上,武王一时拿不定主意。
武王问:“现在虽然灭了商朝,但我们怎样处理商族的老百姓呢?”
姜太公说:“有一句古话叫做‘爱屋及乌’,您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连这个人屋子上的乌鸦都觉得顺眼。如果您憎恨一个人,一定对他一家老小都看不惯。依我看,既然罪恶深重的商纣王已经死了,对他统治下的老百姓也不必客气,干脆来个快刀斩乱麻,全部杀掉。”
武王说:“这样恐怕不行吧?”
召公爽说:“依我看哪,把那些曾经跟着商纣王反对过我们的人杀掉,只把那些没有表示过反对我们的人留下来。”
武王点了点头。
周公说:“依我看,还是让他们各自住在原来的地方,耕种原来的土地,也不必改变他们原来的地位。只要这些人服从我们周朝,就可以提拔他们当官。”
武王大喜,说:“你讲的这个道理太深刻了。用你提出的办法治理殷人,又何愁他们不顺从我们,天下大治呢?”
此时,武王才想起太伯和仲雍来。他想,如果不是这两位叔祖让位于自己的祖父季历,自己的父亲文王就不可能封侯,更谈不上自己称王了。因此,他令人找到了太伯和仲雍的后代。
此时,太伯和仲雍都已去世,太伯无后,仲雍的重孙周章已被立为吴国的君主。于是,武王就把周章的弟弟仲衍封到了虞地,史称虞仲。
为了巩固周族的统治,武王又封神农后于焦,封黄帝后于祝,封帝尧后于蓟,封帝舜后于陈,封大禹后于杞。
第八天辛未日,武王回师西归,大赏功臣,一个叫利的得到了青铜的赏赐,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一个铜簋,并刻下了大段铭文,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时刻,后世考古学家称为“利簋”。
第十二天乙亥,武王进入伊洛地区,在嵩山进行了祭祀天地及先王的大典。
第十四天丁丑,又举行了盛大的祭飨仪式。
二十九
周历四月庚戌,武王才回到宗周岐邑,随即举行了长达六日的庆功典礼。第一天,在郊外命史佚写下告天的文书,将俘获的商朝战俘做了牺牲。然后到宗庙,命太师扛着悬挂着商纣和(女旦)己首级的大小白旗,先割下他们的耳朵,然后入庙烧毁。第二天,在郊外把收缴的商朝铜鼎献给上天,又在宗庙内向列祖列宗宣告了商朝的罪恶及治国的方略。第三天,分封各路诸侯。第四天,以殷军士以上俘虏百人作了牺牲。第五天,在总庙陈述了牧野之战的胜利,进献了表现战争场面的万舞。第六天,率诸侯在总庙以俘虏的耳朵进行了祭祀,又用牺牲遍祭百神。
拿下了朝歌,武王姬发的心里并不塌实。他心里明白,如果不是因为商朝的主力滞留在东夷,如果不是殷纣万般无奈,临时拼凑了东夷的降卒仓促应战,如果不是这些东夷人调转矛头,就凭自己带来的区区45000人的军队,怎么也不可能在转瞬之间灭亡拥有17万军队的商朝。所以,与其说是周族打败了商朝,不如说是东夷人打败了商朝,但这些东夷人既然能够帮助周族打败商朝,就完全有能力独立打败周族的军队。再加上商朝分散在各地的军队,如果都反攻回来,周族未必能够抵御得了。越这么想,武王姬发越是寝食难安,甚至经常做恶梦。每当他从恶梦中惊醒,总要找人把周公叫来,为他解梦,以求得心理上的平静。而周公常告诉他的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商朝的灭亡取决于纣的不祀天帝和祖先,所以得不到天帝和祖先的保佑。但让武王姬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