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1/4 页)
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资金,没有关系网,就算去融资,又会有几个资本集团肯在他身上投下巨资?
真要说起来,除了一些对电影方面的见识,现在的他根本比不上梦工厂三巨头的任意一个,甚至连一半都不如。
梦想当然可以有,但要控制在能力的范围之内,否则那不是梦想,而是幻想。
如果能拿到《冰与火之歌》的改编权,斯坦顿工作室完全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充,以后公司的业务除去帮他这个导演避税外,完全可以把剩余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个系列电视剧集的制作上面。
运气好的话,斯坦顿工作室可以凭借这一项业务,就成为业内收入顶尖的电视剧制作公司……
墨菲的想法和计划很美好,但想要实现,并不容易,首先就是要买下改编权。
在比尔罗西斯与矮脚鸡图书出版公司进行初步接触之后,墨菲亲自与乔治R马丁见面谈了谈。
严格说起来,乔治马丁也在好莱坞待过,曾经担任过《侠胆雄狮》的编剧,不过好莱坞的编剧在剧组内地位不高,八十年代时的收入也不怎么理想,他干脆离开好莱坞,回家转行当起了作家。
CAA的会客室里,墨菲见到了这位戴着大号眼镜,留着络腮胡子的专职作家。(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五千万美元
简单的认识过之后,比尔罗西斯找了个借口,约着乔治马丁的经纪人出了会客室,这里只剩余了墨菲他们两个人,正式谈判的时候需要经纪人在场,这种私下里的会面却不必,而且乔治马丁的经纪人也不是笨蛋,既然离开这里,肯定也是要与比尔罗西斯单独谈谈。
如同墨菲搞定《罪恶之城》的谈判一样,涉及版权的谈判从来都不轻松,更没有哪个作者或者经纪人会听人忽悠几句,恨不得连改编费用都不要,就像是脑残小弟一样,把自己手中的版权让出去。
众所周知,好莱坞从来都不擅长原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偏重于改编。
乔治马丁在好莱坞待过,对于这个圈子必然不会陌生。
这是双方第一次见面,墨菲还是以拉关系,试探对方的态度为主。
“我昨天刚刚看完《冰雨的风暴》,《权力的游戏》、《列王的纷争》和《冰雨的风暴》这三部曲,给我印象太深刻了。”
放下咖啡杯,墨菲毫不吝啬赞誉之词,“我认为它们会成为奇幻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与《指环王》三部曲并列的伟大作品。”
“太过誉了,太过誉了……”乔治马丁没有想到墨菲竟然会把自己的作品与偶像托尔金那伟大的三部曲相提并论,连连谦虚,但在谦虚的同时,也有些激动,毕竟被这样一个好莱坞大导演欣赏的感觉真的不错,不过他还是说道,“我怎么能与托尔金比。”
墨菲没有继续说这些,反而转了话题,说道,“看了你的书,我有很多感触,也在想,如果它出现在屏幕上面,应该是什么样。”
绝大部分作者都想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改编,尤其乔治马丁还是好莱坞编剧出身。
大部分话题和说辞,墨菲都事先做足了功课。
像是这些谈判,肯定要准备充分,他不可能贸贸然就与乔治马丁接触,如果连必要的准备都不做,就想凭借一些信口雌黄的话打动对方,那他未免也太傻了。
说起改编,乔治马丁立即打起精神,“斯坦顿导演……”
“墨菲!”墨菲强调道,“我的朋友们都叫我墨菲。”
乔治马丁立即改口,“墨菲,可以知道你对这本书的具体看法吗?”
这是最基本的理念问题,如果理念不同的话,他就要好好考虑这次交易是不是合适了。
“我认为,冰与火,为的是突出人性的挣扎。书中塑造了无数的人物,却并非孤立的凸现英雄主义、奉献精神或者奸猾阴谋,而是从拟真的角度,以视点法从角色内心出发,大量描绘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旋涡中的人物形象的不同境遇与选择,包括英雄和弱势群体。”
这些天,墨菲都在看这套小说,时间当然不是白白耗费的,“马丁,你在写作中一直严格的坚持着第三人称叙事,每个不同的章节读者们都可以随着一个特定人物的想法和动机去感受他身上发生的故事,品味着他在那个世界中的所见所闻。”
不等乔治马丁开口,墨菲又说道,“我觉得,《冰与火之歌》是奇幻文学作品中的‘反传统先锋’,并非一部完全意义上的虚构奇幻小说,而是一个有着现实意义的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