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馒头,相继来到刘秃子身边,屈腿坐在草地上,边吃边聊起来。
“刘秃子啊,你龙庄子看来真的要闹龙抬头了不成?去年你们种得庄稼那个邪乎,又是磨盘一样大的南瓜又是像个大胖娃娃一样大的大萝卜,玉米棒子长得像大棒棰,到了大集上把整个大集的人都给盖了帽了,这事都传到公社去了。现如今你们又倒腾个百畜园,刘秃子你这样倒腾下去,还叫俺们活不?”
说这话的,是宋庄子的大队长贾长河。一个3o多岁的汉子。
“哎,长河你说哪去了你!俺再能倒腾,也比不上你宋庄子的副业厉害啊,你们搞的小五金,可是个来钱的副业啊!”刘秃子说道。
这两年,政治环境好些了,宋庄子的大队长贾长河胆子大,率先在村子里搞个小五金厂,没想到火了,生意做到了外省,确实赚了一些钱。
“刘秃子,要是比现在的生产状况,你可能比不过宋庄子,可人家长河说的是展势头啊,刘秃子你也别攥着拳头拉屎暗使劲好不?你村那么邪乎的庄稼是怎么种出来的,给俺传传经好不?”
说这话的是公社所在地大满庄子的大队长于万利。村干部中,就他年纪大,快5o岁了,可红红的脸膛,一点没有老相。
“行啊,行啊,现在上头抓革命促生产,我看对生产越来越重视了,要丰收,就大伙一起丰收是吧。不过,你们要取经,也不能找俺啊,得找俺们村里的龙小井。那些点子,都是他出的。”刘秃子真诚地道。
“哎,对咧,这些日子俺村里人们都传说你们龙庄子出了个新万能,比龙振明那个老万能还能倒腾,这个新万能是哪一个啊,俺们给你龙庄子干了一天活了,俺还不知道这个新万能是谁咧!”
说这话的,是白庄子的大队长白风起。他只有2o多岁,在几个村干部中最年轻了。
坐在草地上大口啃馒头大碗喝粥的刘秃子,听白风起问起龙小井,便把个上半身向上探了探,脖子伸得像个大鹅似的老长,脑袋像个照相机旋转镜头似地转了27o度,都快转了一圈了,才现龙小井所在。
此刻,龙小井已经吃饱了,和他的少年好友王树申、钱保生等几个半大小子,站在大西洼的至高点上,手向远处指来指去的,不知他和王树申、钱保生在讨论什么。
“哦,看到了吧,几个小子中那个脸最白的,就是龙小井。”刘秃子对三位村干部道。
龙小井长期在都市里生活,虽然这几个月在乡村里晒太阳,脸黑了不少,但相比人家一直在农村生活的王树申和钱保生来说,龙小井的脸还是最白的。
“是他?就是那个半大小子?!”大满庄子、宋庄子、白庄子的三个大队长,向刘秃子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他们都一脸的不解。
是啊,一个半大小子,怎么会成了龙庄子的新万能?按常规思维,人们不相信啊。
“这有什么稀奇的,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自古不就有聪明过人的神童吗,俺村里人们都叫他小神童呢!”刘秃道,脸上溢满自豪。
在几个村干部议论的时候,旁边陆陆续续地来了一大堆男男女女,都是外村的,听到刘秃子这样讲,也都把目光向龙小井投去。小伙子们的目光有羡慕也有嫉妒,姑娘们眼里的光就是那种光吧。
龙庄子男女老少齐上阵,加上周边几个村子有生力量的强有力地热心支持,总共上千口子人,快跟上一个团的兵力了。人们喊着号子,敲着锣鼓,大干五天,算上外围的坑坑坎坎总共方圆1oo多亩的大西洼圈完了五六米高的铁篱笆,几百根木桩子竖了起来,大铁丝网也编好了,连接到木桩子上,一家伙成了当地的一景。
围着大西洼的这一圈大铁篱笆不是规则的圆形,完全是顺着大西洼的走势布设的,是个不规则形状,要是从高空看,曲里拐弯地,这样更有乡野味道。
夕阳西下,微风吹来,百畜园里的枯草出轻轻的刷刷声。归鸟全到草丛里了,不见了踪影。
望着刚刚建好的百畜园,村民们一个个都十分地兴奋,仿佛明天就能生产用车拉的肉、用筐抬的蛋似的,一个个驻足在百畜园旁边,久久不离去。
活干完了,外村人就要撤走了。临走前,贾长河、于万利、白风起等几个村干部,把龙小井围起来,问这问那,想从龙小井这里“套”点什么真经去。几百口子青年男女也围上来,争相看看这个小神童级的人物长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望着他们,龙小井心中暗道:这些乡亲可都是核桃家园的人,只不过眼下自己还顾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