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
“这才几点啊,小井你刚去上学,怎么就回来了?咦,你怎么穿了这样的衣服,这是从嘛地方弄来的?还有,你的书包呢?”一句熟悉亲切的北方土话,警醒了看着房子呆的龙小井。
龙小井转身一看,这不是三姐吗?
一米七的个头,挺拔的腰身,黑红的圆脸蛋,嘴角微微上翘,黑亮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乌黑的头,扎成两个小辫,垂到耳际,辫梢处扎着红头绳,上身穿一件四兜绿军装,左胸前别一个磁质毛主席像章,左衣袖上戴着红袖章,下穿一条华达呢藏蓝色裤子。脚穿一双洗得白的解放鞋。
三姐大龙小井8岁。这时候的她,是21岁。
龙小井一机灵,便明白是时空倒错,自己回到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了。
而现实生活里,就在不久前,三姐还到北京住过一些日子,年近六旬的她,头斑白,牙齿松动,背也驼了……
“哦,我……”
龙小井环顾四周,认出这是自己的老家。怪不得,一进村子,就觉得眼熟,用脚认路,便进入了自己的家门。
三姐走到龙小井跟前,伸出健壮的手,小胡罗卜似的手指,扯扯龙小井红缎睡衣,惊奇至极:“你这是从集上买的吗?集上哪有这样的料子啊,再说你也没钱咧!”
龙小井已经想出了托词:“三姐,这是公社刘主任,到上海出差,从上海带过来的。”幸亏,这么多年过去,龙小井还记得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姓刘。
因为三姐是村革命委员会主任,公社刘主任和龙小井家关系不错,每次来村,都在龙小井家吃饭,最爱吃他家的棒子(玉米)饼子醮酱外加棒子面粥。
“刘主任给你这么好的衣服!他怎么没给我捎一件呢!”
龙小井把目光投到村后的运河,打岔道:“三姐,河崖上的杨树更多了啊。”
“是啊,今年春天大兴植树造林,又种了33o多棵,对了,你不是也参加了吗,怎么你忘了啊。”
“哦,是是是,我还种了3棵杨树苗。”
“不对,是5棵!你这孩子,别读书读傻了啊,别忘了你当班长啊,咱可不能光专不红啊。”
那个年代,所谓“专”,就是学习功课,所谓“红”,就是政治觉悟。光专不红的学生,要受“革命大批判”的,龙小井的三姐这样说,实在是对弟弟的关心爱护。
经三姐这么一说,龙小井总算渐渐进入了当年的角色了。不过龙小井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加紧回忆少年时代一些事情,否则会出笑话。
当然他也知道,再怎么回忆,要想一点破绽没有,是不可能的,毕竟,与当初那个龙小井相比,他现在是多了33年人生闯荡经历的人了。
'关于设定问题,这里说一下年代背景。本书主角在家园生活环境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龙小井回去那一年,是1976年,文化大革命进入尾声了。这时候的农村,处于文革即将结束、改革开放即将开始的时候,最有故事了。只是,按照这个时代背景,主角现实年龄就是很大了,46岁了,呵呵,希望不要因此影响代入感,毕竟本书故事是乡土味极浓的,真正代入的应该是生活吧。不了解那个年代的童鞋们,也想体验下下吧。而且主角在家园生活的年龄是13岁开始。'
………【第003章 重见父母】………
“快进屋吧,八九点钟了,咱娘该起来了吧。“
咱娘?龙小井一个愣怔。
5年前,也就是2oo4年春天,龙小井的老母亲去世。老太婆善良厚道勤劳节俭一辈子,除了年轻时去过一回天津,再没出过这个小村子。一棵老枣树结的枣,用最廉价的散装白酒醉在几个不知用了多少年的罐头瓶里,全省给儿女吃,把最好的一瓶留给龙小井,等着出门工作的儿子回来吃,结果龙小井回不来,继续留着,一直留到五一,那枣快长毛了,还舍不得丢掉。龙小井到北京工作以后,曾想把老母亲接到北京生活些阵子,老母亲坚决不去,说是丢不下家里养的鸡、猪、羊。其实龙小井明白,老人家大半是不想给儿子添麻烦,要是自己态度坚决,一辈子在农村生活的老母亲又何尝不想去北京看看。
龙小井家的房子是“一明两暗”结构,就是一栋房子分作三间,当中的“明”,相当于客厅,其实基本用来做饭和全家人夏天吃饭用。
拉开早就对不上缝的农村木匠打的木框玻璃门,龙小井一进屋,就闻到了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气息,这气息让他脑子里快浮现儿时生活的一幕幕,心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