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二哥他想怎么样(第1/2 页)
大业十一年秋,唐公长子李建成与荥阳郑氏女观音成婚。
郑观音的到来,对李建成来说,只是一段婚姻。可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却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年仅十五岁的郑观音一进李府,就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这一年,李世民年方十六,刚刚好比这个小嫂子大了一岁。
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是怎么想的,自从见到了这位小嫂子,李世民往李建成的院子跑的次数变多了起来。
事情传到了李渊的耳中,他将李世民叫到了自己面前,狠狠数落了一番。
李世民很是委屈,自此以后,他和大哥李建成之间的相处变得越发冷淡。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多,大业十二年,大隋的天下愈发的乱了。
各地群雄并起,大隋王朝遍地烽火。
十月,先是张须陀被瓦岗军击败身亡,紧接着林士弘于同月大败隋军于鄱阳湖,并于十二月在豫章称帝。
皇帝也顾不得家戚的限制了,急匆匆便下达了诏书。唐国公李渊被朝廷任命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
李渊接到任命之后,便带着次子世民前往太原,却将长子建成留守河东郡,四子元吉因和建成要好,吵闹着要和大哥一同留守河东蒲州。
李渊带着李世民来到太原之后,李世民便一直向李渊诉说,言必称天下大势,时刻鼓动李渊自立为王。
大业十三年四月,见李渊始终犹疑的李世民终于按耐不住了,他背着李渊,伙同刘文静,裴寂等密谋起兵反隋。
好在被李渊及时发现,阻止了这一场起兵。倒不是李渊不想起兵,只因还有二子尚在河东,如若此时起兵,无异于将建成元吉送入虎口。于是派人至蒲州告知建成元吉,伺机出走速归太原。
却不料,五月十五,李世民故意将起兵计划暴露,直接将还在河东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置于死地。
在此情况之下,李渊只好仓促做出决定,竖起反旗,导致尚在归途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差点就死在归途。
犹记得那天,从太原秘密潜行至蒲州的唐公侍卫将国公书信交给李建成后,李建成心急如焚的样子。
要知道,不但他还有四弟元吉在河东,还有两人家眷数十人都在此地,一旦消息泄露,这举家几十人必定人头落地。
当李建成将书信给李元吉过目后,李元吉痛哭流涕,直问二哥岂可如此,为何欲将兄弟二人置于死地。而李建成也黯然无语。
时不我待,李建成只好急令府上各人收拾行装,只带细软,其余通通放弃,轻装而行。府中侍卫数不满百,而家眷却有数十口,谁都知道此行必定艰难重重,惟愿佛祖保佑,能够安然返回太原。
然而事与愿违,当行至临汾郡时,前方斥候来报,屈突通大军的一哨人马已经将去路拦截。众人惶恐不安之际,李建成却临危不惧,令元吉领老弱妇人沿汾水乘舟北上直入太原,而他携数十侍卫吸引隋军注意力,再伺机突围。
此令李元吉拒不执行,想安排他人领老弱而行,而李元吉甘愿和李建成同生共死。
“大哥,既然二哥想要看着我们死,那我就成全他!今天,要么你我兄弟死在归途,要么我们一起回到太原,找那李世民算账!”
见李元吉如此,李建成也知道不可再劝,只得另外安排家将护送家眷沿河而走,自己带着负责断后。
目送家属往西北汾水方向离去后,李建成率李建成和钱颢等数十人走浮山故道前往探查隋军。隋军一个千人队就驻扎在故道之上,两边山峦迭起林叶茂密,根本无路可走。
此时的李建成很明白,如果不能将隋军的目光吸引过来,那么就算家中老弱顺利到达汾水,也逃不脱岸上骑兵的追击。
唯有让隋军知道自己的动向,才能让追兵将目标停留在自己身上,而无暇去管那些老弱。
几个人一合计,推算从蒲州方向来的追兵预估还要有几个时辰才能到达浮山,怎样利用好这几个时辰就是关键。
于是李建成决定,命李元吉与十余老卒留在浮山之上,监视峡谷中的隋军,而自己带着钱颢等六十余人回头骚扰追兵,期望在迟滞追兵的同时最好能够调动峡谷驻军。
这样的安排李元吉当然不允,然而在李建成强硬的态度下,李元吉只能服从。
还记得李建成当时是这么说的:我身为长兄,危难之时必当挺身而出,你是幼弟,做兄长的此时不保护你什么时候保护。再说,父亲现在不在身边,那么就当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