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杨达继续说道:“你这龙字,虽说是形状极似,但婉丽有余,霸气不足,还是缺乏一种龙飞九天、志在天下的神韵。实际上,这种神韵极难习得,因为你不在他当时的位置,是领悟不到的。书法中,形占七分,神占三分。你临摹赵构的字,只能习得形极似,却难习得神相似。”
杨达的一番话,听得围观的群众啧啧称奇,更听到那位书法家冷汗直流。心想道,我几十年功力,竟被这小子一眼看穿,真是深不可测啊。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真本事,竟敢如此神气。
书法家连接拉着杨达的手说道:“这位小哥真是神人啊,对赵氏书法的理解可谓是炉火纯青。想必你也是jīng通这赵构的书法,还请你赏脸,挥毫一笔,让大家见识见识。”围观的人也跟着一齐起哄。这年头,谁不喜欢看热闹啊。
年少气盛的杨达本想显摆一下,正好顺水推舟。他装着推却一番,却盛情难却,便笑着道:“献丑了。”说罢,拿起一支毛笔,蘸满了墨水。
他沉思了一会儿,运笔如飞,行云流水般写下几行大字。
围观人的看着这龙飞凤舞的字体,直皱眉头,指指点点,就是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就连认出写的什么字,也是无处着手。
但书法家毕竟是有练过的,一眼便认出了那几行字:腾文鱼以jǐng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这是《洛神赋》里的几句诗词。
杨达写这几句词的原由,是因为这里面有“龙”字。这样,就可以和书法家之前写的龙作对比了。
其实,要想写龙,只需写“六龙俨其齐首”几个字便可,但他非要将这一个完整的句子写出来。除了想表达完整的句意外,杨达还想通过这几句词告诉书法家,我可是jīng通《洛神赋》的,无论是记的语句,还是书体的相似度,都比你强了不止一个等级。
;
第八章 无意中升级
() 书法家细看了杨达这书的几行字的笔法、章法和笔势,简直和赵构所写的一模一样。尤其是那“龙”字气势磅礴,仿佛要挣脱纸张的束缚,脱纸而出,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势跃然纸上。
书法界有言:“唐言结构,宋尚意趣”。宋代的书法最讲究意趣,即是讲究意境和神韵。其实,临摹宋代的作品,不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只要神韵对了,那临摹书法的功力基本上可以圆满了。这杨达的书法,可以说是完全将赵构书法的形和神都展现了出来。如果将两者的书法放在一起,凡人根本很难分得开来。
书法家大力地拍了一下大腿,就像欣赏一幅稀世珍宝一样,来回不停地观赏着这幅书法,并不时大声叫“好”。看来,他是彻底被杨达征服。
杨达望着书法家那如获至宝的眼神,一种自豪与快乐油然而生:看来,我在现代这个社会中,还是有大展身手的时候。文曲星的潜能正在逐渐被开发出来呢,待全部潜能都开发之时,就是我回复文曲星真身之rì。那时不管什么法海法洋的,都不是我对手,到时候我就可以救回娘亲了。
杨达得意地指着他的大作,将其奥妙向书法家娓娓道来:“这位兄台,你看我的这幅书法,文字古雅,用笔圆润、雄浑、质朴,且有魏晋的绞转笔法,这是赵构的一贯风格,相信你也深得其jīng华。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要领会赵构写这幅作品时的心境。”
书法家好奇地问道:“我们和赵构生活的朝代相距上千年,怎么知道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心境如何啊?”
杨达呵呵一笑道:“这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揣测作者的心情。例如通过史料,知道当时作者写这个书法时的环境,以及他当时创作时的心情。当然,这是最便捷的方法。但是,并非每个作者、每件作品都有史料记载,这就要你转向其它方法。又例如通过作者写的这首诗词的内容,结合字体的一些细微变化来考量。”
杨达的一番话,听得书法家有如醍醐灌顶,产生了一种水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新感觉。
他从来没听过有这种揣测作者当时心境的理论,这对他来说完全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之前他学书法时只是一味的临摹,临摹,再临摹。一直到临摹得一模一样,他就以为学有所成了。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业界的认可,现在他坐上了G市书坛主席的位子。但是,以现在杨达的理论和观点,自己只是学到了赵氏书法的一些皮毛,真正的内涵和jīng髓还没接触到呢。
书法家想继续就这揣测作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