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页)
这段时间刘思宇所表示出来的强势,让全乡的干部都有点畏惧,况且杜清平只不过紧跟了刘思宇一年多,就调到市里去了,也让很多年轻的干部心里产生了想法,很多人都在慢慢地向他靠拢。
“刚才很多同志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都希望乡里能想办法采取措施,解决新华村这个老大难,这说明我们的干部都关心乡里的发展,都在为乡里的工作出谋划策,这是一个好现象,只要我们全体干部都行动起来,我们乡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好。
至于大家说到的新华村,我的看法是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乡里一定要想法解决,不然明年其他村开始效仿,我们的工作就被动了。
至于如何解决,我的意见是成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组,进驻新华村,迅速搞清老百姓不愿交农税提留的原因,如果他们的理由有道理,该我们乡里解决的,尽量想法解决,如果那些理由是无理取闹的,我们先做宣传说服教育工作,如果还没有效果,就要对那些有能力交农税提留的人采取强制措施。“
大家看到刘思宇态度如此鲜明,心里都在叫一声好,对这个村,很多干部都有体会,特别是这个村的人特别团结,只要你惹着一人,往往就是几十个人围了上来,还有几个六十多岁的老年人杂在里面,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很大的纠纷,现在刘乡长已下了决心,或许他真的有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张高武听了刘思宇的发言,接过话题说道:“刚才刘乡长说得很好,我们当干部的就是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敢于迎难而上,这个新华村的事情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将会给乡里的工作造成极坏的影响,我同意刘乡长的提议,乡里成立农税提留征收小组,建议由刘乡长亲自挂帅,其成员也由刘乡长确立,我在这里说一句,成立这个小组是为了乡里的工作,凡是抽到的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刘乡长的调遣,包括我。”
听到张高武如此高调支持自己的工作,刘思宇向张高武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然后调整了一下思路,说道:“既然张书记已经表态了,我也就不客气了,下面我点名,希望点到名的同志,这几天辛苦一下。”
看到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刘思宇开始确定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刘思宇
副组长:郑国风李竹馨
成员:田勇蒋兴财谢朝前王轩成凌风
本来乡里的这些事,派出所一般是不参与的,不过刘思宇点了名,凌风自然是不说二话。
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华村(二)
会后,刘思宇召集工作组的成员开会,张高武书记为了体现自己对这个事的重视,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看到人员到齐,刘思宇宣布开会,首先是张高武书记先就这次工作组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然后刘思宇让大家谈谈看法。
在座的除了刘思宇、李竹馨、凌风外,都是黑河乡政府的老人,说到新华村,都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头疼,乡政府就在新华村的地盘上,这个村的人80%都姓陈,当然村长支书也姓陈,村长叫陈永才,今年三十五岁,曾当个兵,浓眉大眼,是一个身体魁梧的汉子,而村支书陈丰平,今年四十二岁,则显得老成精明,一双小眼睛不时闪出精光,明显是一个精于计算的角色。全村共有六个村民小组,就顺着乡政府两边沿公路排开。
这个村在全乡属于条件较好的村,土地比较平坦,一块块水田在河坝上随意摆开,再加上这个村的人大多种点小菜,逢场的日子卖点小菜什么的,还有不少人家自己在街上修房子,摆个小摊开个小店什么的,所以整体经济比较好。
听到刘思宇让大家谈看法,郑国风是联系这个村的领导,他开口说道:“这个村的情况,我最了解,我先说说。这个村的经济,在全乡算是比较好的,照理,这农税提留任务应该最先完成,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乡里最差的,我这个联系领导应该检讨……”刘思宇看到郑国风一个劲的自我检讨,就笑着插话道:“郑副乡长,现在不是讨论谁的责任的时候,新华村的情况比较特殊,你不用自我批评,你还是先谈谈这个村的问题吧。”
郑国风脸上微红,看了一眼大家,“好,我把自己掌握的情况向各位汇报一下,这村里的农税提留任务没有完成,主是要新华村建设组的陈宣石、陈宣伍和陈永年拒不缴纳农税提留,理由是乡里的木材加工厂和笋子厂占了他们的地,原来说好每年给500元钱作为租金,但这两个企业因为已经倒闭,这租金有三年没付了,而现在的土地上因为有这两个企业的建筑,庄稼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