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页)
好像什么来着?对了,是技术含量太高,即使能造出来,也要试个千百万次,还不知能不能用。”
徐文:“这么难?”
张荣:“既是宝贝,应该不容易吧。”
【宋史本纪:1130年六月,密州(山东诸城)都巡检徐文率部兵泛海来归年二月,水贼张荣入通州;1131年三月,金人攻张荣缩头湖水砦(今江苏兴化东),荣击败之,来告捷,刘光世以荣知泰州。】
二人谈谈说说中,船队驶向了远方。张荣的脑海中,仍然萦绕着刘通的谈话:中原之技睥睨天下,可惜未能形成系统之学。西洋的大秦学术繁荣,东西方互相取长补短,乃是人文之道。将来水师巡航四海,靠的就是科学。唐朝玄奘取经天竺,弘扬了东土佛学,而今的中国需派大批有志之士西出大秦,交流学问,以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水上航行非止一日,这天终于看见了陆地,高丽到了。前方就是高丽西海岸海州城,海面上扬起欢呼声,船队在欢呼声中驶进海州港。商人们上岸销售货物,采购物资。兵船靠岸停泊,补给饮水和食物。张荣派人进城向当地署衙换签关防。此时的高丽名义上是宋、金二国的属国,实际上是女真的附属。官府见来的是大宋水军,惶然不安,怕金国怪罪,不敢签办手续。
不签,那也没关系,礼数已经到了,招呼也打过了,爱签不签,随你的便。一部分商船在这里留下来,其他的商船继续南行,兵船跟着南下,很快就来到京都开城西面的外海。张荣亲自进城去找高丽国主,高丽王王楷相当紧张,照样不敢签批关文,还委婉要求宋军离开高丽。【高丽王王楷的记载见于史书。】
张荣问道:“我等是来贸易,并非前来征讨,天朝与高丽素来交好,而且对高丽特别关照,高丽也是大宋的属国,难道这就是贵国的待客之道?”
王楷婉言曰:“将军勿怪,金国对高丽下过文牒,金使长驻京都,时刻都在盯着,若是本王稍有差池,金军铁蹄犯境,可消受不起。”
张荣:“阁下怕金军,难道宋军就是摆设?金军敢来,我打他十八回。”
王楷:“有将军在此,当然不怕他们,将军一走,我们就麻烦了。”
张荣:“我去帮你先杀了金使,他们就不会再来骚扰阁下了。”
王楷:“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张荣:“王爷如有需要帮助的,尽管来说一声,先告辞了。”
王楷:“多谢将军。”
驻高丽的宋使陪张荣回到兵船,介绍高丽的情况。金军先灭辽国,后掠宋国,掳走了徽钦二帝。高丽地小兵寡,从附庸辽国转而附庸金国。女真人严令高丽王,不得为宋国提供任何帮助,否则大兵压境,让高丽吃不了兜着走。是以大宋的商船,尤其是粮船被高丽官军扣了不少。
张荣暗哼一声:女真蛮子夜郎自大,嘿嘿,看你横行到几时!
夜半时分,朦胧的星光下,密密麻麻的船只自远处摸将过来,哈哈,想偷袭,门都没有!等他们进入射程,火炮开始发威,一炮炮轰将过去,夜空中电闪雷鸣,水中船中轰然巨响,一时间火光烛天,映红了海面。高丽水军大骇,这是什么兵器,人还没看见呢,船就给烧了,快跑啊!
宋军水师扬帆追击,截下一半的船只,责令投降不杀。一艘旗舰模样的战船,抗命而逃,却禁不住火炮之威,几下打个火光冲天,船上的水兵纷纷跳海逃命。宋军上前抓捕溺水之卒,收获还真不小,不仅抓获高丽水军统制,还抓住了几个金国的使臣。这下可大发了。
军兵押着胡虏来见张荣,张荣问道:“耶律大人,你辽国为金所灭,不思尽忠报国,却供女真人驱策,当起金国的宣庆使来了。当了使节也就算了,又驱使高丽水军前来进犯,你还有何话说?”
耶律居谨:“天亡我大辽,非谨之过。现下既已落于你手,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张荣:“来呀,将他们拉下去砍了!”
左右上来夹着几个金使,拖出去行刑,耶律居谨面无表情。徐文说道:“且慢,张大人,咱们留着耶律居谨或有用处。”张荣遂令暂留耶律居谨不杀,其余女真使者一概砍了。【金使本纪:1127年八月戊寅,以宋捷,遣耶律居谨等充宣庆使使高丽。】
翌日,徐文带人入开城责问。宋军有霹雳神火,在金使督战下,高丽水军三万余人,围攻宋军五千,居然大败。京都一片哗然,惶恐不安。徐文见了王楷,问道:“请问国主阁下,为何对中原王师擅动兵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