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4/4 页)
一七五一年,清朝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喇嘛掌管地方政权,开始政教合一。
一九五九年流亡在印度的是第十四世*。
班禅的称号始于一六*四五年,当时控制西藏实权的蒙古首领固始汗封称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确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班”是梵文“班智达”,汉语意为“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汉语意为“大”,合起来是“大学者”的意思。“博克多”则是蒙语,指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固始汗令罗桑确吉坚赞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称为四世班禅。宗喀巴的弟子克珠杰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
一七一三年,清朝的康熙皇帝正式册封第五世班禅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金册金印,称为班禅五世。从此,确立了班禅在格鲁派中的地位。*和班禅两个喇嘛系统均采用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系统转世制始于三世*。班禅系统转世制始于四世班禅。除*和班禅两大活佛外,一些大的寺院也实行活佛转世制度。藏传佛教认为活佛是永恒的,通过连续不断的“转世”来到世间生活。
因此一位活佛圆寂时,就要根据种种“征兆”和“启示”,来确定活佛转世的方向和地点,然后再派人沿着一定方向寻找被认为是活佛化身的“转世灵童”。有时找来的“灵童”不止…个,会出现纠纷和争执,因此清乾隆皇帝于乾隆五十七年特颁发两个金瓶,一置北京雍和宫,一置拉萨大昭寺。凡在理藩院注册的藏传佛教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呼图克图、哲布尊丹巴、*、班禅等转世时,均须将寻得的若干“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置于金瓶中,由理藩院尚书在雍和宫或由驻藏大臣在大昭寺监督掣签来确定“灵童”,然后经过“坐床”仪式,便正式成为“转世活佛”。
藏传佛教格鲁派有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一个是*喇嘛,另一个为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系统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