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义子(第2/3 页)
承之举,上级最好要坦然接受,以成全下属之心。否则下属不知道上级想要什么,自然就会更为惶恐,在寻常时候还好,如果投到外敌,自然是万万不行的。
狄三品呆呆回道:“这,这些人,本来就是贱命,能在这里活着已经是晋王神武,抵挡住了清狗!”
“错,是这些人英明神武,替我挡住了清军入侵。他们将来还要跟我们一起,去消灭更多的清军,所以我们的未来就是掌握在这些人手里的。”
李白看着军营内无所事事的人,问道:“这些军属平日里做些什么营生?”
狄三品自然是不知道,看向一旁的指挥使陈奇。而陈奇思索半天,也不知如何回答,但一旁的狄三品再三使眼色。
“晋王,这些贱民,不,不,军属,都是依靠军饷过活,在城里做点买卖,然后,然后。”
李白道:“有权力的,可以在城内收一些保护费之类的,没有的,自然只能在这里苟延残喘了?”
陈奇惊讶道:“晋王说得没错!”
“靳统武,户部的条陈上来了没?”
“禀晋王,已经递上来了,在林城府衙!”
“先退回去吧,还需要制定一个两湖接收计划,优先分配这些军属,具体细则让他自行拟订,呈上来就好。”
“多谢晋王!”狄三品再叩首。
“本王不喜欢人跪!你们起来吧”李白道,跪倒的众将领也慢慢起身,恭敬的站在一旁。
“靳统武,这件事情,必须落到实处,凡是参加北伐军,都有机会获取营庄里的良田。以后的营庄制,要推广到全国!”
军营里的人欣喜过望,谁不知道拥有自己的田产,那将是多大的幸运!顿时军营里的人开始带头呼喊起来。
“晋王千岁,千千岁!”
以往孙可望的营庄制,更多是将一些地主土地收归公有,然后佃给农民耕种,地主和农民按照固定比例分成,朝廷抽取一部分。这样保证了佃户的积极性,也能够保证地主的部分收益,最重要的是,这些土地没有因此而荒废,还开垦出更多的土地,大大增加了云贵行省钱粮支援能力。
但这种制度却很少考虑大西军里的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流寇出身,更习惯于流动作战,因而家属经常随军。根本不可能留在某个地方,因而这部分人对经济贡献几乎没有。
将这部分固定下来,不仅仅能够提升大西军的凝聚力,更能够降低这部分人的反叛机会。但唯一不行的就是,这部分一旦稳定下来,会对朝廷感恩戴德,而对首倡者不一定有多少感情。因而孙可望对这种事情,也兴趣缺缺,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他可不愿意做。
但李白不在此列,他在沅州城树立天命之后,永历帝神圣光环被剥夺,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小孩看着眼前的一群人对这位公子拜倒,特别是平时对自己喊打喊杀的胡子大汉,此刻如筛糠般,在地上颤抖。他知道眼前这个沉着冷静的公子,地位远超着一系列的人。
“晋王?”
不是有个秦王么?听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这个也是王的人,似乎和气很多,没有这么多杀气。
这让嗣源心里,产生了崇拜心理,将来一定要成为这样的人!
“你愿意拜我为义父吗?”他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竟然是晋王!众人膜拜的晋王!
“我,我,我。”他一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这个高高在天上的人,怎么会看上自己?
“你我有缘,但这件事情还是要看你自己?”
众人十分艳羡,义子?还是晋王开口,这简直是天大的机遇。晋王虽然有儿子,但
“答应啊!阿源!”胡子大汉急躁道。
嗣源这才反应过来,看着李白,点头道:“我愿意!”
“哈哈,不错,以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吧!有什么愿望尽管提,你可以想想。”李白笑道,眼前这小孩,竟然和自己晋级引道境界,有极大关联。自己刚刚询问他,也看他是否愿意,因为这件事情也关联到他。既然他答应了,送他一场天大的机缘又如何?
在当初鹏城的茶话会上,李白可是听的清楚,李定国阵亡后,他的儿子李嗣源继承了衣钵,继续反清大业,最终建立了煌煌几百年的大乾朝。而在那个溶洞之中,李白就看到了李定国的厚待,三个儿子,并没有一个叫李嗣源的人,直到今天。
“恭喜晋王!”
众人立刻齐声喊道,而李白的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