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1/4 页)
当然,这其中是多还是少,就没法准确厘定了。
但无论如何,辛德勒是一位相当有实力的将军,那是确凿无疑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委任为这支突入辉煌帝国内部军队的统帅,以求打破如今的僵持局面,甚至一锤定音,彻底锁定胜局。
自己手下的这支军队战力强悍,他是很有信心的。而对手又是出了名孱弱的辉煌帝国,他就更不觉得任务有多困难。
只不过打胜仗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相比弗兰奇那样一心为公、不顾自身荣辱甚至安危的将军,辛德勒更有着自己心中的小九九。
打仗总要死人的,即便是胜利者,自身也要有所折损。如果能让别人代替自己去牺牲,去死拼,那当然最好。即便是打头阵,冲击敌人的严密防线,吸引了最大火力以后,自己的嫡系军队才悍然出动,一举奠定胜局,那也能减轻不少压力。
这样的好事当然不是随随便便能够遇到的,但在辛德勒将军看来,眼下局面正好就有这样的机会。
那就是布鲁塞尔行省的军队。
作为临阵倒戈,主动投诚过来的地方势力,在新主子面前力表现,争取在战后得到更多赏赐、更高权位,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看看塔兰托行省的柯奇士大公爵,人家甚至将军队的指挥权都拱手相让,直接由弗兰奇全权指挥作战了。
想来芬尼大公爵也应该如此。
那么由布鲁塞尔军队率先进攻勃艮第,辛德勒的里加强兵在一旁伺机而动。一旦发现战机,立即施以雷霆一击,击溃敌人阵线,则正是最好的选择。
他想的很美好,可惜芬尼大公爵并没有遂他的意。
布鲁塞尔的军队可以牵制,可以防御,但就是不会主动进攻。
辛德勒完全搞不懂这老头脑子里是怎么想的,既然选择了背叛,以前的同僚就是现在的敌人,难道还要顾念旧情不成?
不管怎么说,布鲁塞尔的人是指望不上了。芬尼大公爵软硬不吃,只说这是之前跟弗兰奇将军约定好的,谁要有意见可以找弗兰奇说去。
战情如火,辛德勒没这个闲工夫跟对方慢慢磨牙。至于找弗兰奇,当然也不可能。
白白耽搁了时日之后,到最后辛德勒还是只能率领自己的嫡系进入勃艮第行省。
这场举世瞩目的两国大战,在当时大陆上的人们看来,胜负几乎不存在悬念。即便中间颇有几次波折,大势却依然是里加帝国全面占优。但最终尘埃落定时,结果却完全超出人们的想像。
事后一些军事家们分析,出现这样的逆转,里加帝国轻视敌人和保存自身的想法是其中主因之一。
如迪诺将军进攻淮水关,若不顾惜士兵伤亡,全力发动。恐怕在第一次的试探性攻击时,就已把这座雄关打下来了。
而辛德勒将军跟芬尼大公爵纠缠不清,停步等候的那段时间,被普遍认为是这场举国之战的另外一个极为关键的转折点。
因为他给了一个少年辗转腾挪的宝贵时间,并成就了少年从西北偏僻小国崛起,走向最受瞩目的大陆舞台的机会。
辛德勒将军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现在只感觉很不爽,需要发泄他的怒火。而目标当然是辉煌帝国的人。
不过毕竟是一军统帅,辛德勒还没有被怒火蒙蔽双眼,像被激怒的公牛一样冲向敌人坚固的城墙。而是冷静分析后,挥军攻入勃艮第行省地界。
淮水关是个坚硬的乌龟壳,已被马特西亚斯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即便从内部攻击,也并不容易。
因此,他选择了勃艮第。
“这是什么鬼地方,道路真难走!”
即便指挥过不少战斗,各类型的地形都经历不少,辛德勒还是禁不住对勃艮第的路况暗自咒骂。
“报告!前方发现敌踪,敌人约二百多人,步兵。见到我军转身就跑,前锋将领已派兵追击。”
辛德勒点点头,表示知道,挥手让传令兵下去。
估计是敌人的侦查队吧,在这种地方,轻骑侦查反而不如步兵方便。
前锋的应对没有问题,辛德勒也没追问详情,相信自己的手下大将能处理好这种小问题。只是敌人大军可能集结在不远处,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辛德勒摩拳擦掌,已迫不及待的准备用敌人的血肉来宣泄自己心中的怒火。
“来人啊!”
辛德勒沉吟片刻,再次招来传令兵,把指令一条条的传递下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