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2/4 页)
英国海军官兵返回婆罗洲的坤甸临时海军基地时,驻印度的英军空军部队第47航空队才派出了三十多架“水牛”式战斗机飞临马六甲海峡的交战海域,但为时已晚。英军机群悲哀地在飘满舰艇残骸和重油的海面上盘旋了几遍,扔下了一副花圈,祭奠战死在这片海域的英国皇家海军的3500多名亡魂。为了泄愤和作为报复,英军机群在返航印度的过程中突袭轰炸了驻扎在苏门答腊岛的棉兰的东北军第48步兵旅和整个城市,但只造成了轻微的破坏。英军机群其中的一个“战果”就是让当时正在吃着早饭的东北军第48步兵旅旅长温兴茂上校给吓了一跳,以致温上校被一块饭团噎住了足足五分钟。
英军远东舰队被全歼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近在咫尺的整个新加坡,守城的英联邦军队的战意和信心立刻一蹶不振、毫无斗志,而东北军各部则士气大振、斗志昂扬。当夜,第23步兵旅、第37步兵旅和第277师大胆穿插、一鼓作气,分别攻占了新加坡西、北、东的提马高地、因保丁水库和加兰机场,对城区造成了三面包围之势;而第28海军陆战旅则直接在正面击破英军的防线,全旅穿过灌木丛和沼泽地奋勇推进了城内。25日凌晨3点,进攻新加坡的东北军陆军总指挥官曲吉东上校派出两名军使,面见英军守城总司令阿瑟·欧内斯特·帕西瓦尔中将,声称“英军还执迷不悟地顽抗下去,那东北军在攻克了新加坡后将对被俘的英联邦士兵和城内英国侨民展开报复性屠杀!”
面对这一赤裸裸的恫吓和露骨的威胁,已经走投无路的帕西瓦尔中将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答应了东北军的劝降条件。
上午8时,旭日东升,新加坡云淡风轻,天气非常的好,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随着帕西瓦尔中将的命令,城内残余的六万多英联邦士兵放下了武器并列队站在了市中心主干街道的两侧,等待东北军的受降。半个小时后,城区外尘土大起,在仪仗队整齐而雄壮的《中国东北军战歌》的军歌声中,二十四辆“2号”中型坦克威风凛凛地驶入城内;紧接着,因为持续行军作战而衣衫破烂、军装肮脏不堪且个个都灰头土脸的东北军步兵部队也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入了新加坡市区。
英国驻新加坡总督府的门口,满面风尘且疲惫不堪的曲吉东上校、金嘉豪上校、廖惠麒上校、李喜浩上校、易志峰中校、翁子毅中校等东北军的军官们意气风发地鱼贯而入,依次坐在了英军将领们的面前。“请签字吧,帕西瓦尔中将阁下。”曲吉东上校满面春风地指了一下两军军官代表们中间桌子上的投降书,开门见山道。
阿瑟·欧内斯特·帕西瓦尔中将慢慢地走上前,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他的神情呆滞而呐,动作缓慢地拿起了笔,眼中似乎有泪水在闪动着,手中的笔却迟迟下不去。
“请不要浪费时间,帕西瓦尔先生。”曲吉东微微皱起眉,有点不耐烦地催促道。
帕西瓦尔中将的身躯微微颤抖了一下,手中的笔刷刷舞动起来,在投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胜利万岁!”“张总司令万岁!”
入城的东北军士兵高举着手中的AK突击步枪,犹如惊涛骇浪般地欢呼起来,声震长空。
“轰!轰!轰!”第37步兵旅炮兵营的十八门180mm重型榴弹炮一起发出怒吼,欢庆着东北军的又一次征战胜利;空中,十二架“猎隼…4”式重型战斗机排成整齐的编队,拖着七彩烟带飞跃过新加坡的上空。
鸣炮声和飞机的轰鸣中,英国米字旗缓缓地从新加坡总督府的旗杆上降了下来,接着,在燎亮的《三民主义歌》的国歌声中,一面崭新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猎猎招展着升起,飘扬在了这座号称“东南亚第一要塞”的狮城上空,标志着中国东北军对这里的武装占领。“咔嚓!”“咔嚓!”镁光灯狂闪,现场的东北军随军战地记者和国内外的各方记者争相用照相机记载下了这一历史时刻。
不过,此时的现场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对比。那就是作为胜利者的东北军,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因为持续的艰苦行军作战而个个军装槛褛、浑身都是尘土硝烟和汗臭味,而战败投降的英军一方的将领代表却个个军装笔挺、衣着光鲜。不知情的人要是看了现场拍下来的照片后,还以为东北军是投降的一方,而英军是受降的一方。但这些细枝末节和这场重大的胜利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新加坡的攻占,标志着除了美军占领的菲律宾外,整个东南亚都已经纳入了中国版图。
“近代以来,大英帝国在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