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2/4 页)
线各部队;古城内外的周边地区一片繁忙,数以百列的民用、军用火车来回风驰电掣;一座座军工厂、被服厂、野战医院、粮食肉类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此起彼伏的火车汽笛声和工厂烟囱内冒出的滚滚黑烟一起遮天蔽日在古都上空。沉睡千年的“千里金城”在这个一九三八年的春夏时节,迎来了苏醒后的空前热闹。
此时的西安,在名义上当然归属于武汉国民党中央政府统管,但实际上则是西北军杨虎城部第17集团军(下辖第7军和第38军)的军事控制区;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西安又非常靠近山西晋军的地盘和中共陕甘宁根据地,加上“东北…西南”这条铁路交通大动脉从这里贯穿而过,一时间,古城西安的明面和地下都是虎踞龙盘暗流涌动、明争暗战不断,各方的军队和特工组织都在水银泻地般全力把各自势力渗透进这座西北第一重镇。
“嘟……”刺耳的汽笛声和喷薄汹涌而来的弥腾白气中,又一辆军列在千里飞驰后慢慢减速驶入了进入西安的第一道关卡,西安城东北方向八十五功力得华县。军列车厢上的青天白日国徽和双刃战斧一起在西北的灼阳下闪闪发亮。
车上负责押运的一名东北军上尉跳下来,向华县火车调度站内走出来的四名军官递上几份文件,分别是军委会最高统帅部的调运许可证以及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东北平津卫戍司令兼“东北…西南”铁路交通总指挥刘多荃少将两人分别开出的书面通知单。“车上装载物资为:三〇式步枪15000支,7。92mm子弹60万发,另外还有钢盔和轻重机枪、80mm和120mm迫击炮以及部分其他型号军火,具体武器名单和数目都在清单上,请查阅签字。”上尉道。车上的东北军士兵们都纷纷跳下车,排队进火车站的招待室内吃饭喝水并抓紧时间休息,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已经让他们都疲惫不堪;与此同时,车站内国军驻防部队的军官也纷纷登上车进行例行检查。
“兄弟们辛苦了。”“彼此彼此。”双方军官互相敬礼,并客气地寒暄问候。
与车上押运的东北军士兵们清一色的迷彩服军装和统一制式的装备不同,车站内的驻防国军部队则看上去有些杂乱。既有喘着灰布军装、手持东北产“三〇”式步枪的西北军,也有带着日志钢盔、挎着三八大盖步枪的中共士兵,还有同样穿着土黄色军服且手中武器都是“中正”式步枪但却泾渭分明地分为两列的中央军士兵和普军士兵。
趁着这空当,东北军上尉走上前,客气地掏出一包“工农”散了一圈。分属不同党派军系的几名中国军队的基层军官们一起吞云吐雾聊起天来,享受着这战争中难得的悠闲。
“辛苦好啊,咱们越辛苦工作,那前线的弟兄们才能打得越狠,小鬼子自然也就能早点被赶出咱们中国了。那咱们也能早些日子脱下军装,回家种田娶媳妇抱儿子喽!”一个第十八集团军的排长军官呵呵笑着道。
“那当然咯!听说华东、华南、西南三大战区都马上要举行大规模反攻了!看来,小鬼子被打出咱们的国家在今年就可以实现咯!”说话的中央军中尉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毕竟身处在中央军之中,他们的小道消息也是最灵通的。
“这仗早打完,咱们也能早点过上太平日子呀!”“是啊、是啊!俗话说得好啊,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哪!”旁边的晋军军官和西北军军官也都喜上眉梢地附和道,话里充满了对战争结束的渴望和对以后太平日子的憧憬。
东北军上尉听得苦笑了一声,他扔掉烟头摇了摇头道:“哪有这么简单哦!小鬼子就是被赶出了咱们中国,那张少帅、蒋委员长、冯长官、阎督军还有你们共产党的毛主席,谁知道这些大人物会不会再打起来呢?难说哟……”他一边叹息着一边用力踩着地面的烟屁股。
这句话一下子把各个军官们脸色的喜色都给抹掉了,只有留着笼罩在烟雾中的深深愁绪。毕竟他们也都是在各个战场上屡屡出生入死的老兵了,谁没有见过以前那今天孙大帅打吴大帅、明天国民政府打北洋政府、后天这个北伐那个南征最后还加上中原大战的那种种中国人的内战呢。是啊,和平什么时候到来呢?“我在这里开个玩笑,说不定咱们哥几个以后在战场上还会再次见面并互相开枪呢!”东北军上尉涩然苦笑道。
在车站上驻防军官们布满苦涩笑容的道别和军列重新启动的嘹亮汽笛中,火车缓缓加速着驶向西安。
川西重镇,松潘。
迎风招展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和猎猎飘扬的红底黑色双刃战斧军旗下,“一!二!三!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