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做成豆腐。文株豆腐相比大豆做成的豆腐,更加香郁,但是却成不了块块,容易碎,颜色也不白,总是麻青的带有杂质。
197 捡拾“鸡爪子”的地方再往上就是“沈家里”。虽然在我小时候,那里已经不住人了,但是作为一个地名却始终被山村人铭记。我对那个地方憧憬和向往了很久,但终究至今也没能上到那里,去看看那里的样子。我在几年前的一篇没有完成的小说里,写到过自己对于沈家里的想象,或许只有几片断墙,或许只有一些晾衣杆,但现在过去多年,应该早已经长在浓密的树林里,见不到真容了吧。但却正好,可以添加我对于那神秘之处的遐想。
沈家里住的沈姓人家,现在散住在邹家坊里。说起来住在邹家坊的人家的姓氏并不多,最多的是邹姓,刘姓住在上万组,邱姓住在龙里屋,剩下就是王家和沈家了。我问起过父亲为什么沈家过去住在深山里,父亲也不得而知,他只说或许是马鞍腰山顶那片家墓的守护者。我有些震惊,如果当真如此,这段故事一定可以写出惊天动地的传说,只可惜早已经无从考证了。我的一位外婆就是沈家人,沈家搬到山下来住时,有一户人家的父母都去世了,几个孩子都被几家分着收养,如今那些孩子都已经长大成家,他们的后代或许都已经忘记自己曾经住在那个叫做“沈家里”的深山里了。
198邹姓人家在村里最多,自然大多时候都有群体优越感。我记得有一年的春节过后,邹真家里突然回来了一位亲戚,那是为年近古稀的老者,是邹真奶奶失散多年的哥哥。当那位老者回到邹家坊时,很多还记得这位邹姓老人的长者都拥挤到邹真家,感叹世事变迁,恭维老者的成就。那位老者原本是抗战时期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做壮丁的,但解放之后跟随解放军去了辽宁,此后一直在辽宁生活,据说也算是个高级官员。多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回到这个寂静的山村,没有太多变化和发展的山村应该很多都还是他出走时的模样。
他的归来让山村里有些沸腾,那时校长都安排我们在学校的门口列队,举着红花环,大声喊欢迎欢迎。我那时似乎认为这是一种衣锦还乡的荣耀,觉得那位老者非常了不起,却理解不了他站在相亲们面前流下的泪水里包含的众多的情愫。
199 自从见过那位荣归故里的邹姓老者之后,邹真就在邹家坊小学里肆意横行,经常吹嘘他有个如此了得的爷爷,对于刘姓和邱姓总是施加鄙夷。虽然我们也因为看不怪邹真的嚣张教训过他,但内心里终究不是滋味。我回家就追问我的父亲,我的祖上有没有同样在外的前辈,他们是不是也会在某时突然出现,让我也倍感骄傲一把。父亲说,确实有一位爷爷当初一起被抓壮丁出去了,但这么多年都音讯全无。我那段时间就整日期盼着我的那位好爷爷,突然开着大卡车风光无比的来到邹家坊小学,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叫出我的名字,牵着我的手,在红花环和欢迎声中回家去。
“培炉”的火光
我原本以为我的6…10岁并没有那多的精彩,但是当我想的越细,我竟然有些舍不得草草结束,有些回味无穷的意思。
200 冬天山村里的冷是刻苦铭心的,尤其当初没有电炉和空调,偌大的屋子就靠伙楼里的煤炉子增温。晚上睡觉之前,我和弟弟总是猜拳决定谁先躺到冷冰冰的被子里,捂起一点点的温暖。
早晨出门上学时,母亲心疼我们在学校挨冻,就用油漆罐装满烧柴火攒下的碎木炭,从柴火灶里铲出一些通红的火炭放在碎木炭上,拨均匀了带去学校。这种在山里叫做“培炉”的保暖罐子,那时几乎家家都用。年迈的老人都是靠抱着这个“培炉”过冬的。
邹家坊小学的孩子们几乎都带“培炉”去学校。有些是用竹篾编织的笼子,里面放个铁钵钵,更多的是像母亲给我和弟弟准备的油漆罐。上午上课时,连普俊外公也是双手挽着“培炉”到教室上课的,写黑板实在冷了就到讲台旁拨一拨“培炉”,里面通红的碎木炭翻出来,可以热一些捂捂冰冷的手指。
201 孩子们都坐在课桌上,是不愿意翻书和动笔的,双手早就趁着烤暖和了缩在衣袖子里。因为不可以随意钻到课桌下去,上课时候大致都把鞋子脱掉,脚掌搭在油漆罐口烤火。事实上这种脱鞋烤火的办法根本不实际,往往脚掌刚搭上去时还有些热乎乎的感觉,等表面的碎木炭烧尽了,就没有多少热度了,风顺着门缝吹来比穿鞋时还冷。但我们都乐此不疲的选择脱鞋烤火,只觉得那是新奇的事情,很多孩子的新袜子都在烤过一两日“培炉”之后就被烧出几个洞来。当然也有从小脚臭的孩子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