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皇帝的病,中毒之症(第2/3 页)
。现在的乾元帝,很明显身体出现了问题:“陛下!”
贾玓内心微微震动,无论乾元帝如何利用他,如何算计他,这本就是一个帝王最基本的御下之道。
乾元帝待他还是很不错的:“臣当初收复青海的时候,曾认识一个懂得苗医、藏医、与中原医道的神医。臣姑父遗孤林姑娘,先天不足,如今经过调理,已经逐渐恢复...”
宫中太医医术高吗?
高!
绝对是天下医术一流的大夫。
但是...
这些太医,给宫中人治病的时候,第一保命之法,就是--稳!
就是因为一个稳字,太医下药,都是剂量不足,以至于有些病本来几副药可以治好却有可能十副药,十几副药也治疗不好。
一旦病情不见好,太医就会联合诊治,这时候,为了保命,很多太医明明知道是什么病,却又因为害怕自己下药出现问题,从而会被误诊。
这种情况,兴许不常有,但是未必不存在。
太医院聚集了天下名医,世世代代行医的太医,但是...他们未必治得了病。
因为用药剂量不足,疾病不能治疗,甚至会被拖延,从而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不治之症。
“哦?”
乾元帝从贾玓的态度中,感受到了贾玓浓浓的关心,顿时心中一暖:“你且回去,将他带来。”
因为是皇帝。
所以,皇帝的安危,事关天下社稷。
所以,皇帝看病,并没有自由选择。
否则,文武群臣,必然上奏。
但是,乾元帝很清楚,自己的病拖了几年...他甚至感觉自己时日无多!
神医?
皇帝陛下对于贾玓所言,没有半分怀疑。
贾玓连忙离开,没多久,就带着那个青海带来的神医入宫:“陛下,这是臣带来的神医华安。”
“哦?”
乾元帝看向华安,平平无奇,甚至有些黑瘦。
完全没有神医的样子。
贾玓知道乾元帝,被华安的外貌所影响。
当初贾玓见到华安的时候,就曾怀疑华安的医术。
后来贾玓征召他在身边,华安可是救了不知多少受伤兵卒。
贾玓在一旁解释:“陛下,华神医,因为常年奔波,为百姓治病,深入深山野林采药,所以才会有如此形象。”
“哦?”
这还是一位有德之人。
乾元帝伸出手腕:“你为朕号脉。”
华安默默地磕了头,一声不吭,为乾元帝号脉,随后脸色大变,再次号脉,随后又是号脉:“请陛下,将另一只手伸出。”
乾元帝默默伸出另一只手。
华安再次号脉,许久之后,华安问乾元帝:“陛下,可是经常腹痛?”
乾元帝抬了抬眼皮:“不错。”
这一点,太医诊断了出来。
吃了不少药,但是没什么效果。
华安再问:“最近可是记性不好?”
乾元帝讶然:“正是如此。”
记性不好。
乾元帝以为,是自己年龄大了导致的。
现在看来,是一个大问题?
贾玓站在一旁,毫不怀疑华安的医术。
很显然,皇帝陛下,也是态度有了改变。
乾元帝内心微微有些诧异,记忆里不及以前,乾元帝以前归于年龄慢慢变大的缘故,所以,太医并没有诊断出来。
华安再问:“可是略有走路,就会气喘?头晕目眩?”
乾元帝神色有了变化,眸子中有些震惊:“就在几年前,朕可以跃马扬枪,征战沙场,自从登基以来,特别是最近这两年,总是感觉睡不醒,走一段路就会气喘,头晕...甚至是恶心。”
华安沉默不语。
贾玓看到华安沉默,顿时皱眉:“华神医,有何不妥?”
“草民怕误诊。”
华安略微沉吟:“草民诊断出一些病症,却又被一股药力遮掩,所以不是很确定。敢问陛下,太医院如何诊断?”
“如何诊断?”
乾元帝冷笑一声:“就是身体虚弱,劝朕节欲,开出养元固本之方。”
华安再次沉默。
了解华安的贾玓,顿时着急:“华神医放心,就算是误诊,也是验证你的医术,尽管大胆说出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