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2/4 页)
不和,但也犯不上将他满门格杀。单看列九的剑术,便知道南郭子綦剑术高明,虽然仓促间被杀,对手也应该十分高明。何况董门已散,能带大量人手来杀人的身份必然很高,除非是支离益、任公子、颜不疑、柳下跖数人了。支离益天下第一,要杀南郭子綦,根本无须带人合攻;任公子贵为代王、柳下跖身为摄政的中山君、颜不疑眼下是吴国最有权势的王子,都不可能有暇来干这种事情。
如果杀害南郭子綦一家的不是董门中人而是周人,但南郭子綦并未卷入王畿的权势之争,梁婴父虽然时时耸恿弟子找南郭子綦比剑,那毕竟只是意气名誉之争,也犯不上杀他一家老小。
想来想去,总是猜不出是何原由,不过,伍封隐隐觉得这中间必定有不为人知的玄奥之处。
本书由电www子87book书com网提供下载
正文第三十九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更新时间:2005…8…1419:46:00本章字数:36363)
眼下已经入了冬天,天气开始转寒。伍封和楚月儿为南郭先生的事忙了七八天,无暇拜访老子,现在南郭子綦也敛葬了,离天子的大寿还有两个多月,无事可做,便想到大典之府看看,只望能见到老子。
二人也不用车,只是缓步往大典之府而走。来往途人见这少年男女气宇不凡,男子俊朗高大,女子美丽动人,无不侧目。
伍封和楚月儿到了大典之府时,见门外那扫叶老人依然扫着落叶,府内那修剪竹叶的老人仍然在剪叶,除了那些僮儿外,仍然是并无他人,过了这七八天,府内毫无变化。伍封仔细向那些僮儿询问,小僮儿依然不知道老子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楚月儿细心,问道:“这几天老子是否在府中?”
那叫庄周的小僮儿道:“老子天天都在府中。”
伍封奇道:“既然老子在府中,你们为何又说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呢?”
庄周道:“因为不知道他在哪里,所以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伍封和楚月儿哑然失笑,心想这些话都是白问了。不过老子既然天天都在府中,自然没有出外游厉,只要时时来,未必见不着他。
二人缓步在府中走着,伍封道:“既然老子不在,我们不如找几册简籍看看。”
楚月儿笑道:“月儿很少看籍,若看不懂时,夫君可要教我。”
伍封也笑道:“月儿聪明得紧,说不定我还要你来指教哩!”
二人随便走入一室,细看那些竹简上的字头,见是《黄帝书》、《金人铭》、《建言》、《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等,伍封随手从木架上拿了一卷竹简,简头上写着《说命》二字,在臂上摊开,只见上面写着若干文字。字迹并不古旧,想来并非原本,而是另行抄出来的。
伍封看了数行,道:“月儿,你看这上面说‘礼烦则乱,事神则难’,很合我的心思。”
楚月儿道:“‘礼烦则乱’容易明白,‘事神则难’又是何意?”
伍封道:“这多半是说,侍奉鬼神,干什么事之前都要请太史卜巫,事情反而难办。”
楚月儿点头道:“这也说得是,那日孔子曾说,命为先天,运为后天,命固能影响运,运也能改命。若是全靠天命,便少了志气。”
伍封道:“所以孔子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不语怪力乱神,便是因此。”
楚月儿又拿了一册《旅獒》翻开,道:“夫君,这上面说‘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很有道理哩!”
二人翻看简籍,时而说话,时而苦思,均觉大有所获,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便听鲍兴在门外道:“公子,小夫人,已是午饭之时了。”
伍封便觉果有些肚饿,与楚月儿放下手中竹简出来,随鲍兴回府用饭。
饭后,伍封与楚月儿又到大典之府,虽然仍未见到老子,却又看了一下午典籍。
一连十余日都是如此,展如等人见他们每日痴痴呆呆一般往大典之府去,均觉讶然,不知他们都是武勇之人,怎会喜欢在文字简籍上下功夫,连剑也不练了。
这日伍封与楚月儿又到大典之府去,按例先向门外扫叶的老人问候一声,再入府中。伍封入府之后,感觉有些怪异,但一切又与平时相似,伍封心中甚有些狐疑,只道自己感觉错了。
二人看了一会儿籍,楚月儿道:“夫君,月儿今日入府,便觉得略有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