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2/4 页)
众人便到了稷王山之下,伍封见这山与晋地其它的山不同,山上除了部分松树之外,更多的是青竹,竹林中水声潺潺,显得十分幽静。
山下有数十名晋卒守住上山的小径,伍封愕然道:“此处怎有士卒守护?”
鲍兴上前,与晋卒说了几句话,一个兵尉模样的小军官飞跑上来向伍封叩头,道:“小人等专职守山,未认出龙伯来,龙伯恕罪。”
伍封让他起身,问道:“此山并非兵家要地,为何会让你带士卒守卫?”
兵尉道:“这山上有神。名曰稷王,常有俗夫愚妇上山,这些天传有神人出现,上山的人更多。稷王山只有这一径可上,八少爷便派小人等守住上山之径,不许人毁了山中清静,惊搅了神人。”
楚月儿大为好奇,问道:“那神人你见过么?是甚模样?”
兵尉道:“小人没有见过,不仅是小人,上过山的人都没有见过,神人之迹,小人怎见得着?”
伍封笑道:“既然无人见过,你们又怎知道山上有神人?”
兵尉道:“山上的确有神人,每到夜时,山上便有歌声传下来,虽然听不真切,但荒山野地,怎会有人半夜唱歌?必是神人无疑。”
伍封道:“既是如此,在下若要上山看看,是否可以呢?”
兵尉笑道:“这稷王山是赵氏的邑地,别人不能上去。龙伯却是无妨。何况小人等守了多日,也想知道神人是何样子,龙伯也是神人,想来可以见到这稷王之神。”
伍封心道:“好端端地我怎又成了神人?”与楚月儿相视一笑,道:“既然无恤兄怕人毁了这山上的清静,我们这么多人上山只怕不好,我和月儿上山去瞧瞧,田兄与小兴儿将车上的酒肴拿出来,与这些士卒饮酒说话,等我们下山。”
兵尉忙道:“小人们奉了八少爷之令守山,不敢饮酒。”
伍封道:“无恤兄军令甚严,我也不好坏了他的军令。这样好了,你们不饮酒,用些蔬果菜肴总是可以的吧?”
兵尉点了点头,与铁勇席地围坐,伍封见商壶无甚所谓,田力和鲍兴夫妇却满脸失望之色,知道他们也想上山看看神人的模样,小声对他们道:“我便不大相信这山上真有神人,先与月儿上去瞧瞧,说不好是俗人误传。若真有神人,我再唤你们上山。”
田力等人只好留在山下,伍封向兵尉问明了上山之径,比楚月儿步行上山。
这条山径颇窄,弯弯曲曲向山林之中延伸,两旁竹林之中蝉鸣雀唱,细水淙淙,阳光由叶间洒落,映在地上如同满地的金片,周围之景幽然而雅致。
伍封与楚月儿循着山径一直到了山顶,却未见神人之影。
山顶上松竹相间,郁郁葱葱,清幽得十分迷人。伍封站在山顶下看,想起一事来,道:“这山上若真有神人,怎会住在山径上让人随意瞧?定是躲在山林深处,我们一路沿路上来,自然是见不到了。”
楚月儿道:“我见那片竹林中十分繁茂,若我是那神人,必定选在那林中长住,不如去瞧瞧。”
二人看准了方向,向林深处走过去,越走越觉得渐渐茂密,甚为昏暗,连日头也看不真切,只是一路摸过去。
伍封一路辨着方向,笑道:“看来我们的目力也大有长进,如此昏暗的林中也能视物,只怕快及得上招兄的夜眼了。”
楚月儿道:“月儿在海里细心看时,其实也能看到数尺外的东西,只是不大真切。”
也不知走了多远,忽然眼前开始变得明亮起来,林木渐稀,猛地里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了一小片平地。
这平地三面被密林围绕,一面却是山壁。地上满是浅草,有一道小溪在旁边流过,林周处尽是些奇花异草,斑斓眩目。
楚月儿指着山壁道:“夫君,那儿有个山洞。”兴冲冲向山洞跑过去,这丫头胆量既大,好奇心又重,忽见这地方有个山洞,便寻思洞中恐怕真有神人,忙跑过去瞧瞧。
伍封忙道:“小心,这山洞中说不定……”,一路追过去,忽觉身后风声疾响,仿佛有人闪过一般,伍封吃了一惊,冲出数步,回头看时,却不见任何人影。
伍封心道:“莫非我听错了?”见楚月儿已经入了山洞,连忙追上去,谁知道才走出几步,又听耳边风响,眼角似乎瞥到一条白影在身旁闪过,回头看时又不见踪影。
伍封大惊,这是他从未遇到过的事情,心道:“天下间哪有身法这么快的人?”他缓缓拔出剑来,手中捏着尺余长的剑柄,才觉手心已沁出满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