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贾迎春之死(第2/3 页)
若贾母真想出手阻拦这门亲事,未必就做不到。只可惜啊,她老人家也是身不由己,实在是有着诸多难言的苦衷和无奈之处,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迎春踏入这段未知的婚姻之旅。
要知道,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是不可违背的伦理纲常。
而贾赦作为贾迎春的生父,其对于女儿婚姻大事的决策权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贾母身为祖母,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充分且合理的理由,她确实难以强硬地站出来表示反对。
更何况,贾赦此人性格颇为乖张任性,与自己的生母贾母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冷淡疏离,日常交流更是充满障碍。
曾经,贾赦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公然讥讽贾母对其他子女有所偏爱,这使得原本就不甚和睦的母子关系愈发紧张。倘若此时贾母再次强行干涉贾赦将女儿迎春许配给孙绍祖之事,恐怕只会进一步恶化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母子亲情彻底破裂。
虽说贾母手中握有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只要她态度坚决地表示不同意,那么迎春自然无需被迫下嫁到孙家。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如果不让迎春嫁给孙绍祖,那又该让她嫁给何人呢?毕竟婚姻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大祸。若是日后为迎春另觅的夫婿不如人意,那么所有的罪责岂不是都会归咎到贾母身上?
由此可见,贾母手中看似强大无比的一票否决权,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行使。
事实上,即便面对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那份真挚动人的情感,贾母也未曾轻易动用此权力来为二人作主。毕竟,儿孙们的婚事所涉及的因素繁多复杂,绝非仅凭一人之力便可全权掌控。即便是位高权重如贾母者,亦无法在这件事情上做到只手遮天。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那些名门望族中的儿孙姻缘向来都被视为重中之重的大事。这不仅牵涉到整个家族的声誉与未来发展,更紧密关联着每个人的命运轨迹以及家庭成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是母子婆媳间微妙而敏感的相处之道。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倘若作为一家之主的贾母凡事都要横插一手且不遵循应有的礼数规范,那无疑会成为导致家族衰败没落的罪魁祸首。
然而,当陈星看到尽管贾母心里明知孙家并非良配,但她却始终不愿挺身而出为贾迎春主持公道时,便能够深切感受到那种来自于大家族内部人情淡漠所带来的刺骨寒意以及难以言说的复杂性。
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心寒不已!
但要说贾母不肯出面就一定是她做错了吗?恐怕也不尽然。毕竟身处那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种种陈规陋习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人们的行为举止。
因此,与其将责任完全归咎于贾母一人身上,倒不如说是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一场无法避免的悲剧。
此外,还有人认为贾迎春之所以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全怪她自己太过懦弱无能,不像贾宝玉那般深得众人宠爱......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即便如宝玉这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之人,到头来贾母不也照样难以真正地替他拿定主意么?由此可见,在这个庞大而又冷漠的家族体系当中,无论受宠与否似乎都无法改变个体在面对婚姻大事时身不由己的无奈处境。。
且说这贾府之中,不仅迎春被当作利益交换的筹码而惨遭牺牲时,贾母未曾出面干涉;就连探春被迫远嫁他乡,贾母亦是无动于衷。甚至当年送元春进入那深似海、“不得见人”的皇宫,贾母同样也是束手无策啊!
由此可见,并非是贾母不想管,实乃无力回天呐!尽管她心中明了这些孙女们未来的命运多舛、前途未卜,但却无能为力,谁也拯救不了。
想那时候的女子,大抵皆是家族联姻的牺牲品罢了。贾母这一生尽享荣华富贵,或许可算是她的一种幸运吧。然而,世间又有多少女子能有如此际遇呢?
更多的人便如同迎春一般,只能无奈地听从命运的安排,正如王夫人所言:“我的儿,那都是你的命呀!”这般话语听来,着实令人唏嘘不已。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们,本应有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无限可能,却因身处那样一个时代,不得不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实在可悲可叹。
然而,陈星她还是想改写迎春的结局……
陈星暗自思忖后,决定先找机会接近迎春。一日,趁着贾府举办诗会之时混了进去。
只见迎春独自坐在角落,眼神落寞。陈星走上前去行礼,迎春微微诧异但还是还礼相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