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起地上的枯枝败叶无情的向张平他们扑来,使得眼睛的每一次睁开都可能面临攻击的危险,能见度也近了许多。
大军并没有由于狂风的到来有任何要停下脚步的意思,800米、700米……一步步的逼近这个可怜的小山头,这三万大军基本都是步兵,但还是包括了至少1000人的骑兵和不少于800头的象队,负责步兵两翼的掩护。
“咚,咚……”远征军在沉默了多时后终于做出初步反应,三个营的150门投掷筒发出低沉的怒吼,一枚枚拳头大小的炮弹不顾狂风的阻挠奋力的冲向敌人。“哄,哄……”,炮弹欢快的爆炸声不断在敌人的步兵中落地开花,炸断的残肢裹夹着泥土在炮弹爆炸形成的杀伤半径内不停的盘旋翻滚,然后又无声的和地面永远亲吻。
初步的炮击,虽然没有阻止住敌人的进攻,甚至没有杀伤多少敌人,但炮击造成的心理威慑让许多没经历过炮击的敌人士兵开始畏缩起来。以至于敌人的两翼成了两个拳头,中阵被压了回去,对张平形成包围之势。三万大军!要包围一个两公里长的小山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在这种无意识的情况下,就有点意外了。
“团长,怎么办”!尼哥罗看到形势不妙,急忙提醒正在酣战中的张平。
“留下两翼掩护,我们向北撤退,务必在部队撤完前抵抗住敌人的进攻”!张平的命令把第一集团军第八团的两个连的士兵留下来抵抗敌人的进攻,为部队的撤退争取时间。这对于从成军以来从来还没有过任何撤退事迹的中华解放军来说,这次撤退完全可以载入史册。但此时张平的心中可没有半点喜庆,他感觉到更多的是失败的耻辱和失去战友的痛苦心情。
虽然两个连队都在拼尽全力抵抗骑兵和象队的一次次进攻,但在敌人步兵的配合下,自己的抵抗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加上给这两个连队没有留下一门投掷筒,包围圈在一步步的缩小,要不是张平的突围部队吸引了大部分敌人的视线,也许他们早就被人群所淹没。
也许是准备不足,也许是缅甸军队的战斗力确实很可观,在张平带着2600多人逃出包围圈后,负责掩护的两个连所剩下的能够拿起枪的士兵不超过50人,趁着敌人进攻的间隙,积聚在一起的这些人,在收集了所有能找到的步枪后(按照规定,为防止步枪技术落入外国,无论战争胜利或者失败,士兵手中的枪要么拿回来,要么消失在战场上),在步枪的下面垫上一些炸药(TNT,张平本来打算在必要的时候攻城用的),自己则都坐在步枪上。毫无任何表情的看着正往自己冲上来的缅甸军队,直到他们他们的长矛在长上一倍就可以刺入自己身体的时候,他们剩下的唯一一个连长点燃了短得不能再短的导火索,紧跟着,一声震天巨响在张平的身后响起……
渤固城战役的失败,很好的证明了一条原则,那就是武器不是万能的,地形、人以及其他决定战争的因素都可以让自己蛮以为胜利的战争彻底的失败!
撤退,说得更形象一点,这是一场溃败,一泻千里的溃败!向北,一直向北。逃兵们在狂风大雨中沿着锡当河狂奔了整整一个下午,才摆脱敌人骑兵和象队的攻击。还好,在这场大溃败的路上,他们没有丢失一个伤兵,更没有一个逃兵,这是唯一一个能让张平好受点的地方。张平努力使用着自己不知道是被雨水还是泪水模糊的双眼,打量着这支默默行进中的队伍。
从他们现在的表情看,他们已经算不上一支部队了,最多只能算得上一群难民,没有前途,没有方向。粘满泥土的迷彩服早已经没有了威武与飘逸,他们背上的枪支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成为他们的累赘,头上的钢盔伴随着他们一摆一扭的脚步嘲笑式的上下颠簸着。耻辱,巨大的耻辱!由于下着大雨,河里的水位也在一步步的上涨,一棵刚才还在河岸上的小树转眼间被河水包围,水流夹杂着一起狂奔的小石头不时撞击着小数并不强壮的躯干,一次又一次,但小树仿佛并不想屈服于这样的外在压力,不管这种压力多么的可怕。依靠深深植入沙土里的根系与河水做着艰苦的斗争,躯干不断的弯曲,又不断的升直,不停反复。
也许是上天可怜这群难民,也许是小树的表现激化了本来已经脆弱的神经。张平用手狠狠的把掩盖在自己眼睛上的泪水摸去,丢掉一路伴随自己而来的拐杖。命令部队向前方20公里的东吁小镇全速前进,在那里进行休整!既然在胜利后可以进行土地改革,那么在胜利前一定也可以!自己在这里所能依靠的就只有缅甸的广大人民群众了!这一直是主席一次次告戒的东西啊!想到这里,张平的脚步也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