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人可由先天一点至精引天地元气入体,化为自身之元气,提炼元气以化元神,这就是所谓的炼精化气,炼气凝神。
这个神,应该便是元神之说了。苏尘现在只能掌握迷神诀的第一式,惑神瞳。惑神瞳最大的优点,就是运用时不会产生很大的念能波动,它是类似于针对精神的攻击。例如上次苏尘曾经用惑神瞳催眠自己,让自己在那一瞬间竟然真的以为事实就如自己口中那般,就连号称蚀心者的青雀,也没能看穿苏尘的心灵。
这其中未尝没有青雀轻视了苏尘的原因,若是青雀真的用出自己的实力的话,就凭苏尘那满是破绽的催眠术,定然会被青雀牢牢控制,从而泄露出自己的一切秘密。
不过第二人格应该也是要迷惑自己的主人格,为第二人格创造出属于它自己的空间。要怎么办呢?就凭自己那二吊子催眠术?怎么可能!
实在在迷神诀上得不出什么结论,苏尘换了个思路。每个人人格都不一样,有的人粗俗,有的人细心,有的人善良,有的人残忍。这些不同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以苏尘看来,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己能不能幻想一下,假如在另一个平行空间,存在了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生活环境与现在的自己并不一样,他接触了不一样的人,说过了不一样的话,走过了不一样的路,那他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苏尘思路一下开阔了起来,他沉迷在了自己的幻想中。拨开眼前层层迷雾,苏尘感觉自己回到了小时候经常看的那个街道上面。来来往往的是灰色的人影,这些人有他曾经见过但记忆已经模糊的人影,前座有一条横杆的老式飞鸽自行车,人们穿着碎花色的衣服和旁边的人说笑着。有青春少女绑着麻花辫,显露出了一种在未来已经消失的天真气质。
苏尘有些疑惑,刚准备向前走一步,突然一声啼哭传来,苏尘浑身一震,周边环境开始扭曲,那些露出笑意的人影,那些老式的运输卡车,那些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的面孔,都慢慢散去,出现在苏尘眼前的,是一扇深藏在在记忆深处的铁门。
推开那道铁门,苏尘周围依然是一片黑白,黑白色的花池旁,一个两岁多的小孩蹲在花池边上,拈着一片花瓣,花瓣上沾上了一些泥土,可以看出是小孩从花池里面捡的,小孩看着花瓣,脸上露出只属于小孩的纯真微笑。笑的那般无邪,那般自由自在。
那个笑容,凝固成了一副黑白色照片,随风一吹,便落到了苏尘的手中,苏尘看着这一幕,神情一震,这个照片他小时候曾在家里的相簿上见过!据邓文君所说,她和苏长河当时正是看了两岁的他这个微笑,被他的微笑所感染,于是把他带出孤儿院开始抚养。
下一刻,出现在苏尘眼前的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坐在玩具车上,在社区下面的路上开心的笑着。在玩具车的后面,一个高大的人影正推着车,眼中充溢着笑意。周围不再是一片黑白,隐约开始多了一些颜色,周围人的脸庞依然隐隐约约,唯一清晰的,只有那个孩子的笑脸与他身后那个男人满是笑意的眼睛。那个男人,就是苏长河!
转瞬又是一幕,孩子已经七岁了,夫妻两个开始商量应该让孩子上哪所学校,与苏尘记忆中不同,这次夫妻把小苏尘送到了彩虹小学,而不是记忆中的圣果小学!
接下来的画面就如走马观花一般,快速在苏尘眼前浮现又消失。画面上笼罩的那层黑白变成昏黄,又慢慢变成彩色,那些人物的脸孔由模糊依稀变得清晰。直到少年背着书包从洛市二中从出来的那一刻,两个苏尘终于互相看到了对方。
苏尘看着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影,陷入了沉默。对面的“自己”在小学时并没有受到同学的侮辱和轻视,所以并没有形成苏尘压抑的性格。虽然也有一些小聪明,但与自己深沉的城府一比,就露了明显的差别。“自己”虽然后来也知道了自己只是一个养子,但他并没有变得偏激,变得无情冷血,反而,他更加乐观。因为他的阳光,他的周围也多了一些真正的朋友,他的学习并不好,很多时候会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不像这个世界的自己一样优秀,但他快乐。
他在一次意外中觉醒了基因,用剑天赋慢慢显露出来,他喜欢剑,是那种很简单的喜欢。他不喜欢恶人,愿意持手中剑去斩除这世间的罪恶,但他决不愿意为了目的去牺牲无辜的人。
他就站在苏尘的对面,静静的看着苏尘。
苏尘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他伸出自己的右手,想触摸一下“自己”,就在他右手刚触碰到时,“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