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在心里。男子汉可别像大姑娘似的,有啥事,得拿得起放得下。你听到没?”
“你娘说的对,有话你就说,天又塌不下来。”
“爹,娘。我有一事搁在心里好长时间了,也不知道该讲不该讲,讲了怕惹你们二老不高兴,不讲心里憋得慌,真难死我了。”春贵试探着回答。
“你这孩子,有话就说嘛,都是家里人。”父亲说。
沉默良久,春贵鼓足勇气说:“爹,娘。我想今年报名参军去!”
“啊,你要当兵去,在家不好吗?”春贵娘有些惊讶,又有些茫然,面对儿子突然冒出来的问题,不知所措。
马老汉却哈哈大笑说:“你这小子,说话像个大姑娘似的,我还以为你出了什么大事呢,原来你是想当兵呀,这叫什么难事啊,这是好事嘛。春贵,你成熟了,有自己的思想了,爹打心眼里高兴,举双手赞成。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说完,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老头子,你发什么神经呀。自古以来就有那么一句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咱们可就这么一个儿子,为啥要到外面吃苦去呀,在家多享福啊。”
“你这个老脑筋,过时了。当兵是好事,部队锻炼人,你想让儿子跟咱们一样,一辈子种田呀,让他出去闯闯,见见世面,说不定咱们的春贵还能当将军呢。”
“瞧你臭美的,好像将军是给你儿子准备的,也不嫌寒惭。”
“那不一定,好多将军不就是扛锄头出身的吗?别自己瞧不起自己。”
“你说啥呢,我不是瞧不起自己,我的意思是,你说的那是战争年代,我说的是现在和平年代,两个意思,你别往一块掺和。土老冒,啥观念,还不如我老太婆呢。”
老俩口你一句我一句的,斗了十几个回合,也未分出个高低,春贵陷入了困境。屋里的空气也好像凝固了,大家都喘不过气来。
“好,好,好,我不跟你争了,还是让大妞、二妞她们回来吧,咱们也发扬个民主,投票表决吧。”马老汉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春贵娘想,难道女儿不向着娘吗,民主就民主吧。她对丈夫的建议倒是举双手赞成。
全家人都聚到了一块,还真的充分发扬了一回民主。
大妞说:“爹,娘。春贵要去当兵,国家号召的,那是好事,是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再说了,一身绿军装,红领章红帽徽,多神气呀。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春贵要是能应征上,俺们家就是军属了,多自豪啊,连咱村都跟着沾光。俺没意见,完全同意。”
二妞说:“俺姐说的对,俺也支持。”
马老汉不停地掳着胡须,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春贵娘眼睛里含着泪花,脸上露出了惆怅的神情。
用不着举手表决了,其结果令春贵娘大失所望,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不过,春贵娘也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既然儿子坚持要当兵,那自然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去就去吧。
“春贵呀,妈知道你有抱负,妈不耽误你的前程,只是妈舍不得你呀,不知一去啥时候才能回来。到部队要常来信,别让妈担心。”说着说着,老太太眼泪都流了出来。
“妈,这不是还没报名嘛,如果我能验上,我到部队会常给家里写信的,您就放心吧。”春贵高兴的说。
“看把你娘急的,好像就当上了似的,真是的。”
“俺不是心疼儿吗,他打小还没离开娘呢。”说完抿嘴笑了起来。
全家都开心的笑了,笑的是那样甜蜜。
第3章 应征入伍 报效祖国
第二天一大早,春贵一路小跑,到了乡人武部报了名。
春贵祖上几代都是苦大仇深的贫农,属“红海洋”家庭,政治审查一路绿灯。他一米八的个头,浓眉大眼,国字形脸膛,虽然皮肤略黑了一点,体重也略轻了一点,但他从来没得过什么大病,体检也是过五关斩六将。
在县人武部定兵会上,双检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马春贵被批准光荣入伍。
马春贵如愿以偿地穿上了草绿色的军装。他神采奕奕地跑回家,向全家人告别。
第二天,在全家人千叮万嘱声中,在乡邻们的祝福声中,马春贵挥手告诉了父母,告别了家乡,毅然踏上了西征的路程。
几天后,马春贵与新兵们一道来到了祖国大西北某部新兵集训地。
三个月后,马春贵结束了艰苦的新兵集训生活,被分配到某部后勤处枪械保管修理所,当上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