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1/4 页)
不肯轻易放过她们,当然,她们并不害怕。
君子国中的高手极多,是以,这段日子虽然熊城之外高手云集,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前来招惹君子国,那并不是害怕君子国,而是因为不愿作无谓的冲突,而给有熊族或对手拣了便宜,且陶唐氏摆明支持君子国,就算有人愿得罪君子国,也不敢得罪陶唐氏那数千精兵。是以,这段日子来君子国倒未曾受到外在的影响。
不过,君子国对有熊族十大联城之外的消息却得知了不少,这里到十大联城只有两天路程,是以获得消息并不难。
轩辕此次带来的好手中有来自韩雁和始鸠两部之人。
注::始鸠,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始鸠生于海中,在辕厉国的南边。
另注:韩雁和始鸠,难以断定是国名或是鸟名,如果是国名,则应在海中的岛屿之上。不过,本书所说韩雁和始鸠两部却是在渤海之畔,详细地址则无从考iK,或与鸟夷所住相近,也可能与莱夷或禺夷两部相邻,读者也不必深究。
韩雁和始鸠两部之人极檀养鸟,更擅养传信之鸟。韩雁部的那名战士身边便带了几只训练有素的鸿雁,紧急之时可以鸿雁传书告怠。始鸠部的战士也具有同样的能耐,更是刺探情报的高手。只是因为这两部的实力单薄,受尽了东夷的欺压,更被东寅收为鸟奴,后龙族战士大破禺夷部,于是也就让韩雁和始鸠两部解放出来,而这两部也立刻依附了龙族,此刻刚好为轩辕出力。
与此同时,轩辕已让郎大派人自盖山氏送几匹战马来,同时也准备让君子国派两百名好手去将新近由盖山氏捕获的百余匹野马运到常山,皆因盖山氏的力量实在太过薄弱,若是有敌人去抢马,他们实没有能力保护好这么多的马匹。不过,此刻那群龙族战士一个个都能熟练地掌握控马之术,他们更像是一群来去如风的野马,甚至连盖山氏的老巢也不回,只是在野外扎营,逐着野马群而栖。
乘着战马捕野马的速度显然快多了,他们的马群迅速涨大,而如何训练这些野马适应战争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轩辕到常山君子国的第五天之时,盖石便送来了三十多匹膘健的战马,这让君子国的于民大开眼界。
不过,此时的三十多匹战马都配有精制的马鞍,轩辕的那匹青骝马也不例外,声势极为不同。
盖石解释这便是训练后的战马,遇乱也不会惊嘶。
此刻,盖危在百名龙族战士的帮助下,已经猎捕了两百多匹野马,现在正为如何处理这群野马而烦恼,有的决定将多余的战马送去范林,也有的说找个水草丰茂的山谷放养。既然轩辕让他们将多余的战马送到常山来,自是再好不过。
轩辕也知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如果东夷和鬼方知道他有这样一群座骑,一定会派人来抢。因此,他必须将这批战马秘密安排在某处最为保险的地方驯养,以便必要时使用,而且更需要随时都能够轻松调配,也就是说,不能离常山太远。同时也要让范林的龙族战士也备一批随时能调派的战马。
当晚,轩辕与自盖山氏赶来的郎大和君子国的几位重要人物商量了许久,且综合这两个月来君子国子民四处探查的地形结果,终于决定在距君子国新据地向陶唐氏去的五十里处那个秘谷中建立一个养马基地。同时,轩辕更自各处专门抽调五百精锐战士作为基地的防守。当然,这些必须在暗中进行。
而最先所要做的事情便是收服秘谷附近的所有猎户和几个小的氏族部落,根据那秘谷的地形,在方圆二十里之中建立起一个大的哨网,及布设一些隐蔽措施,然后再从地蝎族、玉蛇族及虎头族等部落和范林之中调来五百战士和一两百养马的劳动力,当然包括一些妇女。
盖石一听说要建立这样一个驯养战马的秘密基地,禁不住大为兴奋,看轩辕那重视之状,实是对他盖山氏最大的奖励。
而此时歧富传来消息,说木神已经代轩辕向陶基提亲,陶基爽快答应了,让轩辕和陶莹择日返回陶唐氏完婚,这使得陶莹喜上眉梢。
轩辕更是心情太快,要是得到陶唐氏支持自己兴建这样一个秘密养马基地,岂不是更为安全?不过,他知道这个想法虽然诱人,但陶唐氏并不一定没有野心,若事到临头,以其强势喧兵夺主,那便有些不妙了。至少,在目前轩辕还不能完全控制局面时不能将一切都对陶唐氏全盘托出,可以让他们知道一些,但重要的仍要隐瞒。
轩辕在君子国做的另外一件事情便是将柳洪借故调到范林去,这个人到最后说不定会因不服气而影响大局,毕竟他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