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完了,全完了!”
突然,一阵惨叫声从山下传了上来。
士兵们停止了奔跑,跟宣祖一起惊讶地向外看去。
一条血迹从靠近城门的方向发起,如饱蘸着浓烈鲜血的巨笔,在整条山道上挥出浓墨重彩的一划。
断碎的尸体,被一股大力扯碎,然后凌空抛起,溅在两边的山体上。剩下的几个逃过一劫的倭兵,脸色凄惶地龟缩在山道的角落里,连枪都握不住,不停地惨叫着。
冲上羊肠小道的倭军,竟几乎全被戮尽!
造成这一切的,究竟是什么呢?是神明显灵了吗?宣祖狂喜着向下望去。他终于找到了杀敌的功臣。
——一根根巨木,凌乱地堆积在倭军营地里。几座大营已被撞得破碎。树木上沾满了血迹。那道惨烈的血痕,是这些滚落的巨木造成的。狭窄的前肠小道,让倭兵们根本无法躲闪,山高百丈,巨木从山顶滚下去的万钧之力,让血肉之躯顷刻就被撕裂,比什么武器都好用。
宣祖兴奋的连声音都在颤抖:“快!快伐木!都给我推下去!”
“哇哈哈哈,我是天下最伟大的昏君!”
他挥舞着雌雄双鞭,开始语无伦次起来。幸州士兵们也如梦初醒,急忙将刚才伐下的,准备建造鹿台的木头、石头全都顺着羊肠小道推了下去。
石头不够了,他们就拆房子,拆城墙。
士兵不够,全幸州城的老弱妇孺都动员起来,挖石头,伐树木。呕心沥血,不眠不休。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掌握了必胜的钥匙。
这座城不会陷落。
在一个昏君的带领下,他们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第二十章 玉几君臣笑语空
当朝阳变为正午的烈日时,笼在大同江上的雾气终于全部散去。一队鲜明的仪仗正缓缓从地平线上走来。
宣祖躺在轿子里,踌躇满志。申泣骑在高头大马上,也是得意非凡。
这场胜利,几乎全歼了三万倭军,不但击垮了他们想夺取幸州、活捉宣祖与储君的野心,而且令倭军士气遭到了重创。他们再也不能将高丽人当成是板上鱼肉,任其宰割。
宣祖拈着须下的几缕胡须,得意洋洋地摇晃着脑袋。他忍不住想到了那个骄傲的王者。连他也一定会刮目相看吧。一想到卓王孙那冰冷的眼神也不由得会改观,宣祖就忍不住笑容满面。
他一定会受到盛大的欢迎吧。
并没有盛大的欢迎。
平壤城中的军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欢唿朝拜。宣祖不禁满心失望。
也许是报令官并没有及时赶到平壤城内?一定是哪里出错了。
宣祖思索着,停在高大、宽广的阶梯前。他走下软轿,向台阶上爬去,台阶顶上是殿堂,殿堂中有一只巨大的龙椅。本来宣祖坐在椅上觉得有些局促不安,但现在,他觉得自己配得上这张椅子。
他取得了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
他慢慢爬上台阶,平壤城中的喧嚣似乎离他远了些,他兴奋的大脑逐渐冷静下来。每个人都愿意站得高些,或许是因为高处能够使人冷静。
宣祖发觉自己又一次错了。
并不是没有人迎接他。迎接他的人正站在龙椅边上。
卓王孙。杨逸之。
宣祖一惊,急忙望向卓王孙的脸,见到他神色平静,似乎还带着一丝微笑,宣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本能地向龙椅走去,但在快到的时候却站住了,脸上堆起笑容,看着卓王孙。
那一瞬间,他想到了沈唯敬。沈唯敬脸上就总是堆着这样的笑容。这个想法让他很恼火,他是天皇贵胄,不该像个市井小人才是。
但他无法止住这样的笑容,只好呆呆地看着卓王孙。
卓王孙轻轻扬了扬眉,算是招唿。宣祖忽然紧张起来。他想起了碧蹄馆大捷。这次幸州山城之胜,虽然难得,但比起那次战争,确实算不得什么。
卓王孙会认可这场胜利吗?
宣祖忽然不那么确定起来。刚才的志得意满也无影无踪。他脸上的笑容完全消失,焦虑地看着卓王孙。
像是等待着一场审判。
卓王孙淡淡一笑:“你胜了。”
宣祖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对自己方才的神经质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在担心什么呢?他当然是打了场大胜仗回来,这毋庸置疑。就算卓王孙也不能否认。
何况,任何人都是喜欢胜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