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面对杀气腾腾,或者说“傻气腾腾”冲上来的小兄弟,鲁能泰山可要稳住了,要智取,不可“力胜”。 。 想看书来
多曼做出正确选择
1、留下多曼,留住希望
尽管我们抱有一些侥幸的态度,甚至在观看中挪之战时又歇斯底里地又愤怒了一把,不过,最终我们还是得接受现实,中国女足还是被淘汰掉了。0:1,一个并不尴尬的比分。
央视的建宏GG和担任解说的高红*甚至还可以略带一些兴奋地说,中国女足踢了一场开赛以来最漂亮的比赛。我们甚至可以用一个已经似曾相识,甚至熟悉得面目可憎的题目来评价这场比赛——“0:1,输出了希望!”
拜托,请不要俺吐一身。
实事求是的讲,这场比赛确实让人能看出很多希望。以中国女足这样飞蛾扑火式的打法,与对手展开往复式折返跑对攻,仅仅是因为一次失误而输掉一个球,这样的结果果真是可歌可泣。这场比赛,我们又看到了马良行、裴恩才们给中国女足留下的“遗产”。
未能进四强,多曼的去留显然是个疑问。不过,比赛的失利不能归咎于多曼,她现在带来的是女足队员对待比赛的态度和热情。在这个女人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些正气和认真的姿态。她提出“多打地面”的要求符合中国女足发展的需要,只可惜改变起来暂时太难。
我并不是要一再攻击马良行这样的国产教练,并彻底抹杀他们的功劳和苦劳。应该肯定,曾经一度以告病还家而退出女足舞台的马良行是一个事业心和热情很高的汉子。但像他这样的教练,需要改进的地方肯定很多。
如果中国玫瑰们能像多曼要求的那样去踢的话,她们有能力以2:1或3:1击败丹麦队,她们的速度与身体灵活性仍然强于对手。留下多曼,留下希望吧!
好了,不罗嗦了。玫瑰回家,我们的世界杯已结束。
2、多曼做出正确选择
多曼的去留终于水落石出。
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离开。多曼应是这些年来与中国足球打交道的教练中最明智的教练之一,她克服“08奥运”这块蛋糕的诱惑,留在瑞典就业了。
优秀的教练,高人一筹的地方不完全在于指挥水平高低。有时,自己的选择更为重要。选择优秀的球员和球队是教练员成功的基础。这些年来围绕着中国足球不肯离去的洋教练中,有些人确实有些理想主义,也有些是看中中国足球圈“钱多人傻”,但他们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失败。
例如霍顿,国字号教练下课之后,就是不肯离开,几次上岗、下课,念念不忘证明自己国际足联讲师的能力。还有涅波,在沈阳成功之后偏偏忍不住来山东,在这里差点成了“伪君子”。金正男则更是如此,在韩国带队好好的,来了中国之后,先后在济南和青岛遭遇滑铁卢,落得“一个好人”而非“一个优秀教练”的称呼。
荷兰人阿里·哈恩的训练我看过,他的内容很有针对性,比米卢的东西要扎实。可惜,中国球员只会射高射炮,平时练远射能击中大门范围内的比率只有35%多点。哈恩、朱广沪等人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做了中国国家主帅。
一个正值壮年的教练如果选择来中国国家队执教,他的前途保准玩完。首先,他的眼光有问题,其次就是见小钱就眼开。
多曼斯基斩断与中国女足的一段情缘,做得英明,她不愧是一个出色的教练。当然,很可能是中国足协开出的价钱让多曼无法克服“离开家庭”、“失去助手”一系列困难,但可以想象——面对一支在“男子化”道路上奔走了许多年的队伍,又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图组织教练班子,短短的几个月内做出改变简直天方夜谭。
多曼不勉强留任,是对人对己都负责的态度,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这个女人的洒脱与磊落。
频繁更换教练的中国女足形势确实不妙,至少可以让人看出确实存在着某种根深蒂固的问题。中国足球并非一片热土,它让优秀的人才远离。症结所在?还是要向足协问一句:为什么?
中国女足的明天在哪里?中国足球的明天在哪里?
抓住青春的尾巴
1、抓住青春的尾巴
7:0横扫缅甸队,“大头”在赛后答记者问时的态度非常诚恳——以这样的一场大胜,尚不能证明国足已经找到了久违的“信心”。
这倒是一个明显的转弯,向来信心爆棚,嘴上不甘服输的国脚终于有了谦虚表现,这可以算做一种进步。信心,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