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二十九(第3/6 页)
分之外妄生计算和思虑。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思不出其位”,以及“君子素其位而行”。
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务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以其心无异见故也。
你虽然对净土法门很有信心,然而仍然有好高务胜的念头,还没有全部放下,不肯以愚夫愚妇自居。必须知道了脱生死这件事,对于愚夫愚妇来说很容易,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没有太多差异知见。
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妇工夫,则亦易。否则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妇之能带业往生。
假如通达宗门和教下的人,能完全放下自己的身心知见,像愚夫愚妇一样老实用功夫念佛,那么往生也很容易。否则,通宗通教的高人,反倒不如愚夫愚妇那样能带着业力往生西方。
净土法门,以往生为主。随缘随分,专精其志,佛决定不欺人。否则求升反坠,乃自误耳,非佛咎也。
净土法门以往生西方为主导。随缘随分,专精于往生的志愿,佛是决定不会欺骗众生的。否则,希求上升反倒坠落,这是自己耽误自己,不是佛的过错啊。复周群铮居士书三
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之人,以无一切作为,遂成懒惰懈怠。则自利也不认真,利人全置度外。流入杨子拔毛不肯利人之弊。故必须二法相辅而行,但专主于自利一边。
学佛必须专主于自己了脱生死,然而也必须随着本分和能力作功德。有大力量的人,才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根器的人,因为无所作为,因而已经养成了懒惰懈怠的习气。利益自己的修持尚且不能认真,利益他人这件事就更是置之度外了,以至于流入了像杨朱那样“不肯拔一根汗毛来利益他人”的弊端。所以必须将自利和利他两个方面互相辅助来修行,但是要专主于自利这一边。
二林之语,亦不可误会。误会则得罪二林不小。二林之意,乃专主自利,非并随分随力教人修习净土法门全废也。
彭二林所说的话也不要误会。误会就会得罪彭二林不小。彭二林的意思是应当主要专心于自利,并不是连随分随力教人修习净土法门这件事也完全废弃啊。
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
利人的事业,只有大菩萨才能担当得起。菩萨以下,谁敢说这样的大话?中下根器的人,随着自己的本分和能力来行利人的事,才符合修行自利之道。
以修行法门,有六度万行故。自未度脱,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不讲,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
修行法门有六度万行。自己还没有度脱的情况下,利益他人仍然属于是利益自己。但是不可以专门在外边的事迹上做文章。如果不讲求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那么由于有外在的行为,内功却全部荒废了。反而因此而生起我慢心,把外在的功名利禄当作是德能,那么损失就大了。
譬如吃饭,须有菜蔬佐助。亦如身体,必用衣冠庄严。何于长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门深入,而尽废余门也。一门深入尽废余门,唯打七时方可。
比如吃饭,必须有蔬菜作为辅助;又比如人的身体,必须用衣服帽子等庄严和修饰。为什么对于了脱生死的漫长修行路途,却打算一门深入,完全废弃其他的法门呢?一门深入,尽废余门这样的做法,只有打佛七的时候才可以。
平时若非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则生厌故也。天之生物,必须晴雨调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实际。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则普天之下,了无一物矣。况吾侪心如猿猴,不以种种法对治。而欲彼安于一处,不妄奔驰者,甚难甚难。人当自谅其力,不可偏执一法,亦不可漫无统绪。
平常的人,如果不是菩萨再来,绝对没有不形成懈怠散慢习气的。因为凡夫的心,时间一长就会生出厌烦。天生万物,必须晴天和雨天彼此调和,寒冷和暑热相互更代,才能孕育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假如一直下雨或一直放晴,一直寒冷或一直暑热,那么普天之下,就不会有一个生物了。何况我们这些人的心像猿猴一样,如果不用种种法门对治,而希望它安住在一处,不胡思乱想,是很难很难的。人应当了解自己的能力,(修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