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3/4 页)
精华让她度身的原因?多少还是会有些这方面的因素,不过大体上行的还是天道。
她认为智星和彗星将来对安定三界是个有用之才,对有高权在握的人,有几个人不爱人才的?何况是一个要撑天握地,要治理三界的神,这也不能怪她,谁又能怪得了她,她是造人之母,又将神权握在手中,连玉皇都得让她三分。
为了智星和彗星在投胎时平安世间,又得修身,她利用神法,将效天和唤天之身安在塔中,将那石屋化作一座庙宇,称作智慧神庙。
二人在那里结晶智慧,修炼虚幻和模拟之术,在她的法宝库中取出葫芦和玉瓶,在修炼中将虚幻和模拟的智慧装入葫芦和玉瓶中,将来二次投胎圆满成功,智星和彗星必将升回星座,助她安定神界,从凡间挑得替天善行一对人选,将葫芦和玉瓶送与他们,让他们在世间除恶行善,让凡间得以安平,达到天安地平,三界和谐,那整个天地世间该是怎样的美好。
女娲娘娘在沉思中,想得很多很多,在这很多的沉思中,她还坚定的认为这一作为不是私心的涌现,一切都是为天为地为三界。
在这举动之前她也确实费了很大的脑力神力,她将石屋变作智慧神庙,无意中将智星和彗星封为庙中之神,又将那西方白塔塔魂搬来这里,那塔是古年老塔,历经世事千古受有无数香火,虽是破旧,但塔有灵,灵又生魂,女娲娘娘又将他称为神塔。
女娲娘娘的话一经说出口那塔便又增加了许多灵气,也难怪女娲娘娘将这塔称为神塔,不无道理,原来那那塔在塔下将无数僧魂用塔魂控制在塔下,让那些僧魂无法脱身。
说到这了不得不表明下,为何那些僧人的魂魄会相聚塔下,已经说过那些僧魂在塔内南门修炼得许多法术,把守塔内,功夫十分了得,要没有一定的神的功力,想入塔内,那实是万难,两个怪人陪同师父,要不是有天意神助,想入塔内也是万难。
原来那僧魂生前也都是武林中的高手,经多年修炼可说得上在凡间无几人能比,但要是在神界和神相比还差那么一大截。
这些僧人也不是什么行恶之僧,本来心地善良,心中有佛,一日云游塔前,本来进得塔内心想拜塔,可谁知在塔内却有修道之人,道人也都是道门中高手,他们在塔内谈天论地,他们本来不该背地里谈佛门之事,要是谁听见有人在背地里谈本家的坏话,谁都会有气。
------题外话------
绕来绕去的,终于绕回来了……
今天努力一下,把四卷完结,自我鞭策中……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二百一十章 神托梦指路
佛道本是一家两门,树大分枝,一家分成两门虽是两个门派,但宗旨都是以善慈为怀。
那些僧人和那些道人的话不投机,几言片语便在这塔内打了起来,打的不可开交,互不相让。
也不知是天意还是那些僧人和道人武功难分上下,在塔内打的横尸血流,最后无一人活着走出塔去。
说来也怪,众僧人和众道人的魂魄也无一能出塔升天入下世,塔魂将这些僧魂控制在塔低下,那些僧魂在塔底练法,守卫南门,以得神封,好让自己魂魄早日升天投生下世,无一不忠心守职。
效天和唤天被塔罩在外祖母的石屋,自觉天昏地暗,在石屋的转动中昏迷过去,在他们的昏迷中,智星和彗星的神魂和他们脱身而去,从塔底升至塔顶,出塔顶后便入天回到自己的星座上。
天上的智星和彗星又恢复了原来样子,在放射着自己的光,在天上的群星中闪着他们自己智慧的五角星光。
女娲娘娘说道:“天已黑下,先不要惊扰他们,离他们二次投胎还有几时?”
太白金星说道:“一切听女娲娘娘的便是,本神怎能惊扰他们。”
女娲娘娘说道:“看来一切事情进行的都很顺利,只待智星和彗星投胎凡间,不知能否顺利。”
太白金星笑道:“您要办的事情哪有不顺利的?”
女娲娘娘说道:“现在塔内石屋中的效天和唤天,智星和彗星的神魂从他们的神志中离体而去,他们二人只剩下了肉体凡胎,他们要是从昏迷中醒来,定会感到神志空虚,在塔内不知如何养身修法,南门的那些僧魂要是闹出动静,他们现在还只不过是凡间的少年,在有修行的根基怕都会影响他们的修行效果,那些僧魂万一要是有反态之举,他们可怎能对付的了,不如我再做些手脚,趁他们在昏迷中,托一梦给他们,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