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2/4 页)
出来的高纯度物质市场售价预计在3o—5o亿元之间,可获纯利不会低于15亿元。而且这还不包括纯净水的销售收入。”这个数字当然是李大山编出来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产值都是纯利润,但如果那样说的话,也太耸人听闻了。
听到这里,乔兴其也就彻底放心了:“哦,原来有这么高的回报率啊,怪不得你这么急着找我。那行,这事儿就算我答应了,接下来的程序,你就抓紧办理吧。”
有了乔兴其的这句话,其他的事情就很好办理了。花了个把月的时间,李大山就办理完了所有的手续。不过,他还是谨慎行事,先期只是购买了盐湖七十年的开权,为此李大山支付了过七千万元的资源使用费。不过算下来也就一百万元一年,其实很便宜。李大山准备等到盐湖开步入正轨,再考虑购买盐湖镇的土地。
原来办化工厂的时候,盐湖边就拉了工业用电。现在李大山要建厂房,非常方便,只要让电力公司把那边的闸门开启就可以用电了。虽然只要一个很小的地方就能开工,但是为了遮人耳目,也为了存放物质、开办纯净水厂,所以李大山还是在盐湖边规划了一圈非常巨大的厂房。地址还是选择在原来废弃的化工厂上面,那里有一条公路,地基也比较牢实,进出设备、物资都很方便。
现在要建标准化厂房还是很简单的。很多建设单位甚至还能提供施工图纸,让李大山连这份心都省了。找了家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李大山就把所有的事情交给了对方处理,自己只管到时候验货、付款就行。只是他特别叮嘱施工企业,在离盐湖很近的位置修建一个大厂房,并且在其下面的盐湖开挖出一条巨大的导流渠,方便日后的生产。
等厂房建好,李大山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现什么问题,于是付款让他们走人。在此期间,李大山又通过宁强以前的业务关系,从国外采购了五条全自动的利乐无菌灌装、封装、包装全套设备,价格竟然达到了3。5亿元。如果再加上净化设备,则需要至少8亿元才能买回五套完整的设备,也让李大山觉得这国外的玩意儿太费钱了,不过为了遮人耳目,他还是购买了。而且他也知道,要想生产高品质的饮用水,必须采用这些设备,国产的根本达不到那么高的要求。不过,幸好李大山的购买量大,厂家派了一个技术指导组来厂指导安装、调试,并负责指导生产,让李大山省心了很多。
设备、厂房都有了,现在就缺管理者和工人。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尖端科技,就业市场上多的是这方面的人才,一抓一大把。打了几天广告,就来了好几百人到厂区面试。由于这里的置换器属于高度机密,虽然李大山已经把置换器和水厂等其他设施隔离开来,但是他还是参与了面试全过程,避免居心不良的人混入企业。经过他的严格把关,最后录用了十五名管理者和一百名工人。
随即李大山就将这些人全部交给技术指导组进行岗前培训,学习先进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目前,这块工作李大山还不放心,他准备长时期呆在这边负责操作级置换器,而水厂那边的管理也由他亲自负责。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大山还从丁零人中挑选了几个比较机灵、做事认真的年轻人来协助他,同时让他们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具体的生产环节则是让此次招聘的一个经理来负责,此人长期在食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相信能胜任这一岗位,毕竟水厂生产的水源非常有保证,只要监管好其他环节就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纯净水。
等安装好所有设备,并培训完全部员工,“八鲤”牌纯净水的试生产就正式开始了。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宁强给他建议,说如果这种水能打开全国市场,那么将形成比较强的宣传效应,对于八鲤农场日后的业务开展有很大的帮助。而另一方面,自从将级置换器秘密转移到他标称的“盐卤水加工车间”,李大山就开始了置换操作。这个车间非常大,位于离盐湖非常近的位置,离其他生产车间非常远,中间除了输送纯净水的特殊管道,是完全隔绝的。
而实际上,这个车间里面除了级置换器,其他都是各种管道和容器(用来盛放置换出来的各种物质),并没有起作用的化学反应装置。车间里摆放的几台大型设备也是为了掩人耳目,故意购买的。
………【第143章 上马新型化工业(三)】………
第143章上马新型化工业(三)
同时,李大山又从丁零人那里找来了二十几名村民,负责监控各条输出管道口的容器,一旦容器装满,立即进行更换。盐湖里面大约就是十多种物质,用二十多个村民完全够用了。而这些村民听说是为先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