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1/4 页)
庑魏苄。�诓咳纯梢源钤�5个人。
“可怕的是,我军配置的大都是红外寻的导弹,它们根本不去追踪这些不发热的微型战车。我还亲眼看到一辆配置了双管速射炮的微型战车居然击落了我军发射的一枚AT-5反装甲导弹。这些战车还被空投到我军防线的后背,真让人防不胜防。”那位副参谋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上校此时刚要迈步去餐厅,一位参谋送来了一份62师转发来的电文:
“战区司令部:63师报告,我师左翼的81步兵师已被敌军歼灭,只有师长和师部的少量官兵撤到了我师阵地。我师兵员也已只剩约三分之二了。请求允许我师后撤至斗拴特别里奥地城休整。”
上校是很欢迎他们来加强城防的的,可是司令部肯定会让他们坚守的,否则如何争取时间呢?
楚舒勒6月11日17:50
自从巴里加斯和4个整编山地师的基地全部“失陷”后,楚舒勒的城防司令瓦尼德准将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前线的162师已被歼灭,剩下的3个师只能依靠野战工事在坚守,隐藏在洞库内的仅有的几架武装直升机,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再也不敢出击了。只有夜里才有几架运输直升机去送些给养,接些伤病员回来。楚舒勒是中印边境西段印军最大的前进基地,为了今后夺取我阿克赛钦地区,在这里储存了大批的战备物资,在北郊有一个规模较大的野战机场,在西郊的一个山谷中有一个直升机基地颇具规模。可是遭受中方连续多次的空中打击后,战机早就撤走了,城市的空防系统已经千疮百孔。前些天用于城防的4个重炮团的阵地也多次遭受敌军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猛烈打击,为此瓦尼德准将十分不安,难道中国人要“越界”来攻击他了吗?
尽管印军蛮横地不承认我国提出的“传统习惯线”,可是这些前线指挥官心中还是有这条线的。第二次中印边境战争一开战,瓦尼德就知道越过此线的部队是注定要遭受打击的。他虽然没有参加过上次的战争――或者叫“边境冲突”,可是他知道那些“反击”的中国军队也只是进攻到这条线就停止了,后来在大雪封山之前就撤了回去,而且还把缴获的武器也归还了。现在雨季就要到了,他们这次还会回去吗?他并不像参谋总部的那些人和媒体那么乐观,凭现有的力量要追杀过去,并“收复”阿克赛钦地区那是不可能的。对于中国的空中打击力量的估计,总部的人肯定是搞错了,从开战至今,自己的空军从来就没有掌握过制空权,而中国人的电动攻击机和电动直升机对印军的地面部队简直就是一场恶梦。它们优异的低空性能、强劲的火力,打得地面部队一筹莫展。原来对付这种低空目标,主要依靠红外肩射导弹和23毫米的速射炮,现在一点都不灵了,它们对23毫米机炮一点也不在乎。
中印双方的战略轰炸机在这里有一番较量,结果也令瓦尼德准将大失所望。印方的“逆火C”理论上远比中方的H-6先进,可是数量太少,仅6架。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出动的架次就更少了。只能在远处实施防区外攻击,那些俄制导弹十分昂贵,当然只能少量使用了,还不知道是否管用。听说要从南非购买一批“猛禽”滑翔炸弹,那要便宜得多,也许能多出动些。不过中国人的H-6的打击可是实在的,那么落后的老轰炸机居然也能搞防区外精确打击,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那些重磅炸弹都是极为准确地击中目标,而空炸榴弹的杀伤力实在太可怕了。雷达显示它们远在战线后方的50-60公里处,受到战斗机的保护,印军战机根本冲杀不过去。由于地势太险峻,重型防空导弹难以运来,中近程防空导弹则无奈他何。它们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数量又多,投掷的弹药量相当惊人,每当关键时刻就蜂拥而来。准将知道自己的重型轰炸机可都是从俄国租来的不可能有很多的,只能叹惜。
参谋送来的一份急报打断了司令官的思绪。23装甲步兵师发给总部的报告称他们师左翼的87轻步兵师已经被歼,只有师长和师部的部分人撤到了23师的阵地。不久23师再次急报,他们右翼的24装甲步兵师的师部也撤到了23师,不过阵地上还有一些枪炮声,可能还有一些孤立的阵地在抵抗。报告还称23师自身也损失惨重,请求总部允许他们后撤到楚舒勒休整。准将知道总部肯定是不批准的。
如果说对这些报告瓦尼德准将还可以作个旁观者的话,那么他在20:50收到的部下的报告却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守备1团在东郊派出的一支巡逻部队失踪了,这是一支装备了侦察装甲车的侦察分队,他们出发后没有发回任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