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2/4 页)
作框架,连同飞行员的澡盆形防护装甲全部涂上强烈吸收雷达波的涂料,外面复上既能透射又能吸收少量雷达波的合成材料-它原来是为隐形直升机的螺旋桨研制的-作蒙皮和机壳。二台驱动螺旋桨的电动机也同样处理,螺旋桨本身是透射雷达波的碳纤维材料制成的,整机的雷达截面极小。与F-117隐形战机或B-2隐形轰炸机的吸波涂料不同,我们的涂料被密封在机壳内,既不承受雨点和冰雪的高速冲击,又不受雾气和潮气的侵袭,效果好而维护工作量又低。螺旋桨叶也进行了减噪音的设计。电动机本身又几乎不发热。可以说这是世界上隐形性能最好的战机了
——机头的雷达罩内是一台高性能的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搜索无人驾驶侦察机这类小目标很有效。为了减轻飞行员的负担配置了GPS导航系统和自动驾驶仪,机身后部有地形跟随雷达,可以在10米的低空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作贴地飞行。配置了微光夜视仪、半导体强制冷的热成象仪,有二台平面显示屏,分别显示电子地图、飞机设备状况、战场情况、敌方雷达和导弹的威胁警报等。
——2台额定功率为450千瓦的变频电动机埋在高升阻比的机翼中,驱动低噪声推进螺旋桨,使飞机可以280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飞行14小时。由于电动机的特性是短时间内可以超负荷工作,因此它的最大速度达570公里/小时,升限为11000米,足以同直升机,甚至“鱼鹰”垂直升降飞机格斗。它不需要跑道只要有一小块平地即可起降,在一般土路上的起降滑跑距离仅120米甚至更短。
——拥有极为强大的通讯能力,可以直接接收侦察卫星、预警机和无人侦察机的图象信息显示在平面显示器上。更绝的是,计算机中储存了20种常用的极为简单的回答短语,使用时飞行员可在显示器上调出来显示,如:“已收到××号命令”,“已到达目标上空”,“已实施攻击”…,飞行员点中其中的一条后,就以0。01秒的时间发出短语的编码和极少量的信息。敌方的侦察系统是不可能发现的。
机头的雷达罩下是1门双管23毫米机炮,备弹150发,有2个空空导弹发射孔,可发射新型的双导引头的霹雳-15B近程空空导弹。无外挂武器。
翼展10。5米,机长9米,机高3。3米,翼面积21平方米,自重连电池1850公斤,起飞全重才2300公斤,比二战初期名震太平洋的日本零式战斗机还小。在低空的机动性能极佳。经过试飞,顺利地通过了测试大纲,毕竟只是一架螺旋桨的小战机,从飞机结构和气动特性来讲并无特殊的地方。唯一比较特殊的是利用电动机控制性能,开发了以左右电动机的不同转速来产生转弯力矩,进一步缩小了战机的转弯半径,并采用四线数传控制,主要是用于匹配自动驾驶仪以减轻飞行员的负荷。
定型后被命名为歼-17,很快生产了24架。设计组还开发了它的二种改型,一种是拆除武器,可在机舱内搭载2名突击队员降落在1300公里半径内的地域。第二种是拆除武器后,安装一台侧视雷达和多光谱电子相机实施侦察任务。不过它们是否生产,将要等待今晚的任务完成情况而定,所以设计组的人员也在前指焦急地等待结果。
今晚歼-17的任务有二项:
——以4架分二组,分别袭击英帕尔和贾姆谢德布尔的预警机基地。这是很艰巨的任务,印军的预警机基地遭受过二次袭击后,全面加强了戒备,尤其是英帕尔基地离前线才250公里,四周配置了严密的警戒雷达和防空导弹阵地,并有战机在高空警戒。贾姆谢德布尔距前线是600公里,同样是戒备森严。我军的战术是歼-17利用隐形和超低空飞行的绝技接近机场,等到预警机起降时实施突袭。
——20架参加对印军直升机的格斗,这次交给中央突击师指挥。
空1师的144架战机也将参加东线夺取制空权的战斗。
低空飞豹
在反击战中屡建奇功的中央突击师――他们是我军的另一张王牌,今晚将担负最艰巨的任务,将要围歼印军精锐的第7快速旅和第9装甲步兵师再建新功。他们师在前期的反击战中屡建奇功,在军委的支持下始终保持了满员,装备还有所增强,主要是直升机力量再次获得加强。郝志刚命令部队在白天睡了一天的觉,以恢复体力。现在全师14000名官兵有如一头弓身准备飞扑的豹子,等待冲击入侵不丹的印军。郝志刚在5号天鹰基地的指挥部中还在思索着制订好的计划,今天他还将指挥47集团军的141快速师的陆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