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二、请你协助做点文件收发和文字工作,我的群众来信比较多,凡是以我个人名义的复函都必须花钱买邮票。这10元钱用完了,再跟我要。”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是认真而严肃的,目光盯着新秘书惊诧的脸庞。
两条规矩,10元钱,这就是他给这个新秘书下达的第一道指令。
26。“文革”中的抗争
聂凤智将军一生转战千万里,战功卓著,但是,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惨遭林彪集团的迫害,时间长达8年之久,受尽了种种迫害折磨。
(1)
聂凤智被打倒,起源于空军“四个六”会议。
1966年6月6日至9月8日,空军党委召开三届十一次全会,会上,空军司令员吴法宪要大家“对空军领导提意见”,搞所谓“发扬民主”。
在空军有一批人本来就对空军领导有意见。所以“大胆”地提了意见,这批人中有空军党委常委、副司令成钧、刘震、徐深吉、曹里怀、谭家述、常乾坤,政治部主任黄玉昆和各军区空军主要负责人黄立清、聂凤智、吴富善、李世安、李中权、高厚良等。“提意见”的发言都很踊跃,有的长达两天多,其中主要是对吴法宪提了意见,也涉及到已逝世的原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除个别人言词过激外,多数都是很中肯、善意的。
在大会上,聂凤智也对空军领导也提了意见。具体他说了什么,暂未见公开材料。
在党的会议上讲话,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党章允许的。谁知这是林彪和吴法宪设下圈套,意在“诱蛇出洞再打”,结果,大会正在进行中,吴法宪于7月8日态度为之一变,以命令式宣布“大会发言告以结束,10日军委开会讨论空军问题”,然后宣布散会。
风向的转换,引起大家的震动。
9日,余立金检讨后,一些人说可以过关了。但有人在会上表示不同意大会这种作法,并提出批评。7月12日,大会传达了军委副主席林彪的所谓指示,说空军十一次全会是“借死人抓活人”,有人“想罢官夺权”,“搞地下活动”,“犯了反党性质的错误”。
聂凤智也被归于“罢官夺权”的成员,随即,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
(2)
1969年10月,聂凤智被送到了广西柳州鹿寨县的一个“五七”干校农场劳改。
这里有3个老红军,聂凤智和陈靖单独禁锢在山上一个孤立的平房里,进行“世界观改造”的“大劳动”和“小劳动”。“世界观改造的小劳动”,即由聂、陈挖淘和管理在荒坡上的厕所;“大劳动”,就是挑粪,锄地、运饲料、挖红薯和喂猪、喂牛等。他们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另外还有一周一次、一月一次的大批判,这叫“精神劳改”。。 最好的txt下载网
25。将军逸事(4)
结果,聂凤智是70公斤,陈靖84公斤,不到一年,聂只有55公斤,陈也只剩下65公斤了。但,他们约定了一个“三不死”原则:
一是不怕死,但每天都准备死。因为时刻存在着被整死的可能,如果怕死,就有缝隙被他们利用。聂凤智说这是“敢死决心,红军精神”。
二是绝不自己死,不管如何整,绝不自杀。
三是绝不昧心而死,办违背良心的事。聂说:“宁可断脑壳,绝不卖良心。”
(3)
聂凤智强迫在农场劳改,白天要担水浇地,晚上还要挨批斗。但他仍然对党的前途充满乐观和希望,一边挑水一边还唱几句“样板戏”。看押的人训斥他:
“你没有资格唱!”
他却说:“革命样板戏,人人都有资格唱!”
聂将军在广西劳改三年中,整日挑水浇地,有时要挑上几十担水。他豁达大度,对挑水并无怨言,“解放”后,他对这种强迫劳动甚至有点欣幸,对人说:
“如果整天不活动,可能活不到今天。”
(4)
1972年2月,与聂凤智一起劳改的陈靖突然接到了受到周恩来总理保护的朱端绶老太太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说:“林彪叛国,吴法宪已隔离。”陈靖立即把这一情况通报给聂凤智,两人商量了“对策”:一要沉住气,二要进行必要的斗争。
几天后,陈靖又收到一封信,还是朱老太太寄来的。她在信中说,吴法宪这个人太坏了,把许多老干部藏到中央也无法查到的地方,不让同亲属子女联系。她建议他们大胆向空军提出要求,要同家属子女团聚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