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5 页)
少——苏格兰人一直力求让我们相信这一点。
沿着高地走,我来到一座巨大的庄园附近,一位牧人告诉我这是弥尔顿山庄。庄园建在高地上,距离阿文河还有一段路程。这个河谷就是我“想抵达的地方”,或者至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地方。因为我实在是难以想象为什么人们会无缘无故地把这30座教堂建在这么一条30英里长的小河旁(而这条小河的大部分并没有什么特色鲜明的地方)。牧人把通向弥尔顿村的道路指给了我。差不多走了一英里,我来到直达谷地的一个陡峭坡上。终于第一次见到了阿文河谷——多么美丽的河谷呀!这里有村落、庄园、塔楼、田野、草地、果园,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这里的地形是这样的:河谷的周围都是高地,有些地方陡峭险峻,向前绵延数英里;有的地方坡度比较平缓。在河谷和高地交会的地方,是一大片肥沃的田地,有的甚至顺着高地向上爬了一二英里远。玉米地紧紧地挨着两边的草地,向下一直延伸到水边。在靠近草地的田间里,坐落着大部分的农屋、农院和村屯。
尽管对这里的田园风光我原本就抱有很高的期望,却没有想到眼前的景色比我所想象的更美妙。以前我曾在汗普郡的伊饮、伯恩,以及特斯特等一些地方见过溪谷,包括南高地的溪谷,可是没有一处像阿文河这样让我心动。我骑在马上,仰头眺望弥尔顿、伊斯和佩塞,足足有半个小时,居然忘记了自己还没有吃早餐。我所站的这个山丘地势险峻,一条小径从旁边斜出而下,狭窄而陡峭,再加上雨水长年累月地冲洗,深凹难走。我既没有胆量骑马下山,也不想牵着马下山。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正赶着猪群向茬子地走去,于是我招手把他叫过来,让他帮我把马牵下去。在继续我的山谷寻幽之前,还是好好介绍一下我给阿文河谷画的一张草图或者称之为地图吧。我是这样画的:我从朋友那里借来一张威尔特郡的旧地图,在上面盖上一层薄纸,描出河流,用数字代表教堂,用星号代表庄园和房宅的旧址。把这个河谷包围起来的高地可真是姿态各异。有时山坡比较平缓,田地顺畅地向远方延伸;有时高地陡然陷入河谷,好像是探入海中的码头长堤,四面都是峭壁: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背面,而是与整个高地连接在一起。另外,河谷的宽度和草地的宽度也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怎样看,这里的土地都称得上是上等的良田。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当地的农民也是这样说的。
如今,流传着一些莫名其妙的古怪言论:人口的增长速度总是比所需要的食物的增长速度快,基于此理论要求英格兰向外移民。这些理论不过是那些狂妄而又不学无术、无聊卑鄙的人从妖怪马尔萨斯那里摘文引句而来的,是那些暴君的统治和某些奴颜媚骨者鼓吹的托词罢了。如果要彻底揭露这些家伙的愚昧蠢笨、稀里糊涂、言行武断和让人难以忍受的浅薄无知、蛮横骄纵,还有疯疯癫癫以及对神灵的亵渎,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也许就是赶上收获时节来这个地方看看——看看这年的收成、人丁状况和种种变化。上帝对这个地方真是倾囊恩赐了。
河谷寻幽(2)
从山顶之巅举目远望,我惊讶地发现在河谷中,有大量的瑞典芜菁在大部分的田地里生长。从盐山到纽伯里,这一路上我都看见很多长势良好的英国和瑞典芜菁;但自纽伯里到伯克莱、海克莱、厄赫斯本与唐格里一带,却很少见到这些东西,而到了卢德加什和埃弗里周围地区,几乎见不到芜菁的踪迹。可是我早上到达弥尔顿山庄时,却见到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瑞典芜菁。然而河谷中的芜菁长得更好,田野的色彩也变得艳丽多了,真是美不胜收。这景象正好与今年收拾得格外干净的休耕地和茬子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走到山脚下,我决定去弥尔顿村,在我的地图上,这个村里教堂的代号是(3)。我把伊斯顿(2)甩在了右后方,也没有去寻找阿文河的源头沃顿河(1),这条河与马尔博罗森林的西南角为邻,离马尔博罗镇只有五六英里远的距离。我记得有个大农场主朋友就住在阿文河的下游,于是决定前去拜访。平时我出门总是喜欢先问路,于是便向这个小猪倌打探我那个朋友的住所,让人惊喜的是朋友就住在弥尔顿教区里。我策马来到村子中心的教堂,紧接着就直奔向朋友家;他的房子就盖在通向河谷的路边上。我曾经见过许多惊喜交织的场面,然而在我一生的记忆之中,从来没有哪一次像农场主及其家人见到我时的惊喜样子。人们见面时通常都说“很高兴见到你”;一般来说,这句话是出于真心的。我一向很谨慎,除非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受到热诚的欢迎,否则决不会轻易登门造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