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1/4 页)
“嗯另一首是《从军行》。”
“回答的非常正确。”男老师鼓掌道,”谁能告诉老师《从军行》中哪一句被传为千古名句?”
“我~””我!””我。”中年男子问完之后,课堂上变的更加热闹,孩子们争抢着回答问题,男老师四下张望了一番,然后对着高个男生旁边坐着的一名女孩子道:”张雨欣同学看上去似乎对这个问题也是胸有成竹。就由她来回答吧。”
高个男生旁边的女生非常文静的站了起来,声音清澈道:“回答老师,《从军行》中的千古名句是其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满意的点着头,中年男老师朗声道:”张雨欣同学回答的非常正确,刚刚李博同学回答的也很精彩,所以她和李博同学一人获得一枚表彰卡。”,在教室中一片羡慕的目光中,男老师亲手将两张银光闪闪的液晶卡片挂在了两位同学的胸口。
奖励完之后。男老师又开始讲课道:”在七年级上册的书中,我们学习了唐代伟大先驱者徐阳诗人的《从军行》。作者在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是贞观初年,那个时候,天下初定,唐朝外有突厥大敌,内有太子遗党,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作者当时创作这首古诗的目的,就是为了号召人们加入到军队当中保卫国家。”
环顾了一圈,男老师继续说:“而我们现在即将要学习的这一首诗呢,是作者十年之后,凌烟阁封臣之后所写,也许现在同学们还不太能够理解十年的时间,毕竟你们中许多同学今年才刚刚十二三岁岁,十年的人生变迁,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我们刚刚念的这一首诗。”
中年男子缓缓顿了一下,“学习整首诗之前,我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当时的作者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我们都知道,贞观之治时期的唐太宗取得了一些列划时代的成就,铸造了如今的中华帝国的大体构架,他手下的能臣武将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徐阳更是以先驱者的身份亲手铸造了这一切,因此,在唐太宗李世民在晚年给自己的这些臣子们排列功劳次序的时候,特地在长安的皇宫中举办了一场册封典礼,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在讲台的前方,一道光影投射在了讲台上方,一间立体的三维建筑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同学们请看,在你们眼前的建筑,就是现在保存在西安皇宫建筑群中的凌烟阁,而在这栋阁楼中,一共陈列了二十五位大唐的开国功臣的图像,史称《二十五功臣图》。”
“哇,好漂亮的阁楼。”
“去年我妈妈带我去西安到过那里哟!”
“真好看。”
课堂上一片赞美的声音,男老师也是坐了一个安静的手势。
“凌烟阁封臣,唐太宗根据追随自己那些臣子的功绩大小分别将他们排了一个次序,其中先驱者徐阳被排在了凌烟阁文臣第六的位置上,同学们可以看到他的这张图像。”男老师说罢,手指笔画了一下,3d投影的建筑就被瞬间拉近,穿过了墙面,一张水墨画就出现在了讲台上,一个水墨画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呈现在众人的眼前,那张水墨图便是徐阳的画像。
“陈老师,先驱者的功劳这么大,为什么仅仅才排到第六的位置呢。”有不少同学好奇的问道。
“嗯。”男老师点点头,“这一点历史上众说纷纭,不过从一些史学家的分析来看,在先驱者在世的时候,其在大唐的地位并不像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神化了之后一般高大,他当时虽然有一个传国郡候的身份,那也只是比较珍贵的贵族身份罢了,在当时的唐朝,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历史功绩,只有到了他去世的二十年之后,其伟大的历史功绩才被唐乾宗宣扬出来,当时的世人才明白,原来有一位这样伟大的鬼谷弟子,已经帮助天下所有的汉人开辟好了疆土,为他们提供了世界上最广阔的土地。”
在男老师讲课的时候,整个教室里一点杂音都听不到,所有人都好奇的看着那副图像上的人物,他们都很想知道,这个一千多年前的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阿嚏。”,乘着马车回庄,徐阳正欣赏着南山道路两旁的绿化风景,结果突然朝着车窗外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有些讪讪道:“我擦又有谁想我了”
第十七章南美根据地
ps:看《大唐城管大队》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海面上的风浪很大,波涛卷积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